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耿马县勐撒镇——

“头雁”引领发展 “归雁”反哺家乡

俸绍春教学徒编织鼓凳。

位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的耿马鸿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纯净水厂内生产正忙;翁达村里,藤篾编织的各类工艺品装点了村庄、富裕了百姓。能人带头、青年归家,这两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离不开村民的共创共建。

翁达藤篾编织技艺传承历史悠久。勐撒镇翁达村党总支书记、藤篾鼓凳制作非遗技艺传承人俸绍春2012年在村里带头成立了达山藤竹工艺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定期组织农户开会,研讨工艺、统一定价,并集中收购,统一外销,藤篾编织逐渐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如今,翁达村从事藤篾鼓凳编织产业的农户达到130余户,年手工编织产品达2.6万件以上,总产值逾600万元,户均销售收入4万元以上。

在俸绍春的影响下,不少年轻人回到家乡,精进藤篾编织手艺。“一家人坐在自家房子的院子里就把钱挣了。”村里的年轻人金学强说,“自从村里的藤篾编织产业化之后,我就回到了家乡。我们做出来的藤篾鼓凳和各类工艺品都不愁卖,一部分供给村集体统一售卖,也有客户上门定制,渠道多种多样。”

勐撒镇芒枕村回京自然村天然水资源丰富,富含矿物质。为了盘活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由芒枕村、丙令村、城子村、箐门口村、琅琊村、户肯村组成的村集体从广东引进了生产机器,邀请专家指导,合力建设了耿马鸿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纯净水厂,水厂从兴建到投产仅用时4个月。“现在水厂每天能生产9000瓶以上,我们的目标是年产桶装水72万桶、瓶装水120万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水厂厂长彭绍龙说,6个行政村以中央衔接补助资金420万元入股纯净水厂项目建设,村集体收益按资金入股比例分红,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纯净水厂的兴建吸引了在外务工的村内大学生,大学生方余超就是其中之一, 听说村里兴建了纯净水厂,他第一时间就回到了家乡。“从我家到工厂只用3分钟,每天都能回家吃饭,工作幸福感、获得感满满。”方余超说,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回乡就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本报记者 李春林 见习记者 李彤 隋鑫 李铁成

  • 文山州:三七产业锚定千亿级目标

  • 第138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结束

  • “头雁”引领发展 “归雁”反哺家乡

  • 深耕“土特产” 打好增收牌

  • 报头

  • 云南本土原创系列剧古滇传说《水龙吟》开机

  • 我省首批省级工业遗产名单出炉

  • 春节假期建水紫陶销售额达1.43亿元

  • 德宏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

  • 激发源头活水 壮大集体经济

  • 昆明往返马尔代夫航线复航

  • 云南省百县万村水土保持科普活动启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