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绥江县团结村“夫妻村医”李刚、熊昌伟——

最大的心愿是村民健康

本报美编 张维麟 绘

在昭通市绥江县南岸镇团结村,有一对“夫妻村医”,29年来,丈夫李刚和妻子熊昌伟守护着2600余名村民的健康。1995年,李刚从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乡村医生。女友熊昌伟追随其来到团结村,共同行医服务村民。

“李医生,我父亲肚子疼得厉害,快来我家看看。”不久前的一天,凌晨5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夫妻俩从熟睡中惊醒,来不及洗漱便拿起药箱匆匆出门。

8时许,李刚、熊昌伟刚回到村卫生室,就遇到前来看病的村民徐富贵。“这几天鼻塞、头疼。”徐富贵说。“给你搭配点感冒药,估计两三天就能好。”李刚很快做出判断,并给徐富贵拿了药。

徐富贵才离开,村民何世珍急匆匆地走进来。何世珍说:“这两天咽喉疼、咳嗽、头晕。”“扁桃体红肿,先开药吃,平时多喝热水。”李刚迅速为何世珍做完检查,并开了3天药。

当日上午,夫妻俩连续接诊了20多个患者。“最近气温变化大,也是流感等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感冒、发烧、头痛等症状的病人比往日多了起来,我们要竭尽所能为村民看好病。”李刚说。

中午时分,夫妻俩吃完便饭,又迅速开展入户巡诊服务,为重点人群监测身体状况、送药,提供用药、居家康复指导。多年来,他们熟悉了村里每一户人家的情况。

夫妻俩骑车行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护栏之外便是悬崖。李刚说:“脚下的这条路曾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车辆无法通行,只能徒步去给村民看病。有时一个来回差不多要走三四个小时。如今通了硬化路,给村民看病方便了很多。”

“李医生、熊医生来啦,快进屋坐……”夫妻俩行驶了大约20分钟后,来到了村民乐胜辉家里。今年68岁的乐胜辉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每隔一段时间,李刚、熊昌伟夫妻俩都会上门为他测血压,以便随时掌握他的身体状况,有时还会自掏腰包给老人买些生活物资。“血压很稳定,平时要坚持吃降压药,清淡饮食。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临走时,李刚再三叮嘱老人。

当天,李刚夫妻俩先后入户巡诊了8户村民,直到18时许才回到村卫生室。“村民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李刚说,乡村医生是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给村民提供精细化的医疗服务,村卫生室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病历台账,除输液、注射、外伤处理等西医疗法外,还开展中医药汤剂、穴位贴敷、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目前,团结村逐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本报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杨东升 吴鑫

  • 长者照护之家里的年轻人

  • 最大的心愿是村民健康

  • 村民的笑容让她留了下来

  • 报头

  • 守护健康 点亮希望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