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

关注教育 关切发展

李孝轩(右)

2023年,李孝轩从全国人大“老代表”成为全国政协“新委员”,身份变了,但对教育的关注不变,对发展的关切不变。这一年,他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组织,昭通市、曲靖市帮扶点,河南三门峡、新乡等地留下了调研足迹。这一年,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开展公益帮扶,他积极为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添砖加瓦。

教育,始终是李孝轩目光聚焦所在。2023年,他的6份提案得到有关部委积极回应,内容涵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等;16份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内容包括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防治保障体系、斩断涉未成年人不良产品黑色利益链等;撰写的协商专报《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型云南建设》受到关注。

践行“教育振兴乡村”“乡村教育振兴”理念,李孝轩的公益事业纵深推进。他组织的公益项目主动承接“同心·彩虹行动”暨“春雨行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培训班等项目,全年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帮扶点免费培训100名幼儿教师,派出600余名师生在会泽县等地20多所中小学支教;推动云南工商学院与麻栗坡县政府签署校地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持续带好“少数民族扶持班”,全年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420余人次,减免学生学费3120多人次,用于公益助学和公益捐助400余万元。

“供需匹配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错配,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领域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成为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李孝轩通过多年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并起草提案。高考志愿填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滞后,国门大学政策供给不足、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参与度较低,直面问题,李孝轩盘算着如何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发出声音。

“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应该成为我关心的话题。”李孝轩有了新的实践,撰写的《加快推进石寨山大遗址保护利用》被全国政协《每日社情》采用,承担的省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产出助推公路建设等3项成果得到重视。目前,李孝轩在我省8所高校成立参政议政研究室,遴选20多名研究人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关切,不断提高履职水平。本报记者 岳晓琼

  • 关注教育 关切发展

  • 报头

  • 云岭春来早 耕种好时节

  • “集善工程—中远海运”助听器项目在临沧启动

  • 厚植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 云南产业会客厅——数字产业专题活动在京举办

  • 产业集聚促发展 经济增长添动力

  • 织密“宣防网” 筑牢“防火墙”

  • 心怀使命 担当履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