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内对镇属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已完成,对辖区内重点企业的普法宣讲已完成……”已是深夜,祥云县刘厂镇的一间办公室依旧亮着灯,熊某某正俯首案前,梳理月初定下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自2023年10月调整岗位到乡镇后,熊某某认真履职,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但鲜少有人知道他被处分后的心境。
此前,在执法部门任主要领导的熊某某,因违纪问题受到留党察看2年处分,并被调离主要领导岗位。对此,熊某某一度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已经被组织放弃,甚至产生了“躺平”的念头。了解到熊某某意志消沉、思想包袱沉重的情况后,祥云县纪委监委将其列为重点回访教育对象,明确“一对一”结对帮教人员,以疏导式谈心谈话对其多次进行回访教育,逐渐解开了熊某某心里的“疙瘩”,帮助其重燃干事创业热情。
熊某某“重整行装再出发”在祥云县并非个例。近年来,按照清廉云南建设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要求,祥云县坚持把开展回访教育作为重点,建立以县委主要领导回访,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分级回访的“立体式”回访教育模式,积极为受处分干部“复诊”,帮助其重新站起来、投身到干事创业的浪潮中去。
为把回访教育做到点子上、做进心坎里,祥云县通过调阅案件卷宗、座谈、检查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等方式,全面了解受处分干部表现,对受处分干部的性格特征、思想状况等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因人施策拟定个性化回访教育方案和谈话提纲,确保每次回访谈话能以纪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时,为不让受处分干部“掉队”,按照“一对一”结对帮教的办法为其确定一名帮教人员,及时掌握其工作情况、思想状态,帮助其放下思想包袱。
不仅如此,每次回访后,负责回访人员还如实填写回访教育情况登记表,结合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出具的鉴定材料,对受处分干部在受处分期间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并将回访教育结果评定等次存入个人廉政档案,及时向县委和组织部门反馈,作为处分期满后干部成长的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回访教育工作中,祥云县还不断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的协调联动,修订完善干部容错免责清单,向被容错纠错干部发放“关爱提醒卡”,让“犯错者”轻装前行。
今年以来,祥云县共对156名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15名受处分影响期满干部回归干事舞台;对3名积极配合、主动挽回损失的干部进行容错纠错、发放“关爱提醒卡”,7名干部通过精准容错得到提拔晋升。
本报通讯员 赵云峰 记者 杨富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