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钢铁烟尘如何“点废成金”

本报记者 杨抒燕 段毅

在个旧市鸡街镇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车车黢黑的“固危废”——钢铁烟尘进入生产线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价值不菲的锌、铟、镓、锗、铷、铯、碘等金属和有价元素产品。

凭借能够“点废成金”的钢铁烟尘中稀散金属的高效提取与净化技术项目,云南民企鑫联科技近日携手清华大学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此项技术也为企业带来每年超过15亿元的营业收入。

开启变废为宝的再生之旅

“‘固危废’要经过70多个工艺点,才能全部转化为金属和有价元素产品,最终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在配料库厂房门口,鑫联科技集团轮值总裁高杨指着小山一样的黑土堆介绍,钢铁及有色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固危废”,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的危害也极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我们历经10年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技术——‘火法富集—湿法脱杂—分级提取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攻克了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技术对含重金属固危废进行‘脱氯除杂’的世界级难题,不仅实现‘固危废’变废为宝,且全程无废水、废渣排放,可以说把钢铁烟尘‘吃干榨净’了。”高杨说。

在成品车间,码放整齐的锌锭品质完全等同于锌精矿提炼的0#锌锭标准。展厅内,从“固危废”中“淘金”而来的铟熠熠生辉。铟资源极度稀缺,广泛用于智能电子装备制造,近年来市场需求迅猛增长。

“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水平、有效推动重金属减排,还为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鑫联科技通过全流程资源化利用,年“固危废”处理能力可达120万吨,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取水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减少矿产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冶炼废渣堆积对土地的污染。数据显示,鑫联科技个旧基地2022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超16500吨,有效实现了减污降碳。

不断提升科技研发创新能力

从最初的钢铁烟尘及有色金属冶炼渣资源化清洁利用的推动者,到如今成长为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并斩获国际大奖,鑫联科技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通过技术升级和研发创新,公司拥有各类知识产权60余项,主持或参编国家、行业、团体标准31项及1项国际区域导则。目前,鑫联科技通过分布在云南、江西、河北的3个大型综合处理中心,辐射全国多座火法处理基地,业务网络覆盖京津冀、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并延伸至马来西亚、埃及、美国等地,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十余条产业化生产线。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和创新研发,技术水平、处理规模、产业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为积极响应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和“固危废不出厂”的新发展理念,鑫联科技正探索创新型商业模式,推出CES(合同环境服务)和EPCO(钢铁企业资源内循环),与钢铁厂深度合作“现场办公”,在其内部加装钢铁烟尘分选装置,帮助上游钢铁产业实现钢铁业的资源“内循环”和“废物零出厂”。

未来,鑫联将以获奖技术为基础,沿着多种固废、危废协同处理的方向延伸,不断拓展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再生金属品种,助力云南工业高质量发展。

  • 云南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并网运行

  • 我省推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件事”高效办理

  • 报头

  •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有力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 贺 信

  • 为您导读

  • 我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扎实开展

  • 钢铁烟尘如何“点废成金”

  • 云南省级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公布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