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张辛欣 郁琼源) 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很关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认为,这释放了进一步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度保障的信号,旨在通过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打通各种堵点卡点,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决定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一系列部署。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各自特点不同,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各有侧重。”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比如,加快形成新赛道,需要完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机制、鼓励和包容产业发展的机制等;未来产业孵化培育需要可持续的投入,要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传统产业则侧重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更好支持转型升级上,标准引领很关键。

此外,专家认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既体现了鼓励产业发展的导向,也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

决定明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包含一整套框架体系,关键是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董煜认为,通过深层次改革,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报头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 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 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 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 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 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

  •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 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