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上一版   
下一篇

延伸“红色脉络”,以“六进支部”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

云南红塔银行以高质量党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

云南红塔银行部分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云南红塔银行清廉文化教育基地。

云南红塔银行举办2024年“万名党员进党校”第二期培训。

云南红塔银行举办青年读书会。

云南红塔银行总行营业部万商汇支行党支部开展“客户服务进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记者 杨抒燕

近年来,云南红塔银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牢金融工作政治方向,以“六进支部”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

云南红塔银行以党建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明纪守法,持续深化实体经济服务,深耕产业链数字金融,防控金融风险,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

“六进支部”聚合力促动力

6天20场400公里1300余人次,在云南红塔银行总行营业部万商汇支行党支部“客户服务进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支部党员深入红塔区烟区各村组开展烘烤费支付操作培训及香叶贷产品宣讲,赢得了烟农、烟站及烟草公司的广泛赞誉,成为云南红塔银行“六进支部”中的一抹亮色。

为了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避免“就党建讲党建、就业务论业务”,云南红塔银行积极探索“六进支部”,即解读式学习进支部、业务研究进支部、相互批评进支部、总结复盘进支部、绩效分析进支部、客户活动进支部,进一步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比如‘解读式学习进支部’,从过去传统的读读报纸、念念稿子、开开会等形式,转变到带着自己的理解、认识来交流发言,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落地进行解读。”云南红塔银行党建工作部部长魏超鹏表示,通过解读,让党员干部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清晰,达到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最终促进行动认同,又如“总结复盘进支部”,可以通过反思强化经验总结、少走弯路。

一次次扎实有效的“六进支部”活动,记录和见证了云南红塔银行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过程:资产管理部党支部“业务研究进支部”活动中,支委及业务骨干对未来理财业务向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方向转型的思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个人金融部党支部“相互批评进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全体党员对照4个方面13个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发现问题,促进党支部改进工作;授信审批部党支部“绩效分析进支部”活动中,对授信审批部2024年绩效考核评价方案、授信审批部员工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了宣讲,促进了部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通过广泛开展‘六进支部’,基层党建呈现出生动发展的局面。”魏超鹏表示,云南红塔银行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集中学习党中央、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总行党委的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效果明显。

截至2024年6月末,云南红塔银行各基层党支部共开展“六进支部”活动82次,党建工作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以党建的组织引领强化干部员工的凝聚力和奋斗动力,以党建与业务的融合让中心工作更加生动、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切实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用在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上来。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以案说纪、通报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云南红塔银行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云南红塔银行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展示了党的廉政发展历程及启示,今年初启用以来,组织推进全行干部职工分批次现场参观38场次,进一步扩大反腐倡廉的警示成效,达到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学的教育目的。员工们表示,这些违纪典型案例特别是金融行业和本行的典型案例带来极大震撼,将铭记警示。

云南红塔银行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红塔银行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云南红塔银行党委委员带头以《以案明纪 以纪正行 提升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为题,分别到联系点讲授专题党课。“注重把党纪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云南红塔银行纪检监察部(巡察办)部长杨昆毅介绍。

“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看着看着心里就‘咯噔’一下。”红河分行员工缪志远表示,今天多几下“咯噔”,正是为了长久的心定神定。“在成长拔穗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拒腐定力。”文山分行员工孟晓晗表示,作为青年员工,要认真“赶考”,以实际行动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青春答卷。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云南红塔银行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纪委会议等形式,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纪法教育、警示教育、榜样教育等紧密结合,以上率下,营造学习清廉文化浓厚氛围,用清廉金融文化助守全行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将“梦想·廉星”廉洁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筑牢夯实战斗堡垒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头戏,是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云南红塔银行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基层减负,该行从6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智慧党建”平台顺利上线,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数字化抓手,减轻基层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下发《落实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具体措施》,进一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要求党员在防洪抢险、抗震救灾、应急处突等关键时刻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全行“旺季营销”劳动竞赛、云南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强产业 好服务”全行服务烟农主题劳动竞赛评选工作,营造了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青春因阅读而绚烂,梦想随书香而高飞。为营造“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学习氛围,云南红塔银行举办“青年之声·探索与成长”青年读书会活动。总行营业部员工王馑熠读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感慨道:作为从事金融工作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潜下心钻研、沉住气历练,以“行业最优、客户首选、实力最强”的信念,完善客户体验、提高竞争优势;纪检监察部(巡察办)员工杨旭铭通过阅读《毛泽东诗词鉴赏》,点燃了用奋斗书写未来的激情,转化为推动云南红塔银行高质量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动力。青年党员们表示,青年读书会活动营造了红塔银行干部职工爱学习、善学习,好读书、读好书以及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浓厚氛围,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融入”结硕果

根深则枝繁叶茂,魂固则基业长青。

切实增强党建与业务工作黏合度,云南红塔银行党委把党建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融入基层、融入人心,使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业务全面发展。

总行党委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要求,牵头研究重大风险处置、息差保卫、产业链服务等重要工作,强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推动经营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行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把党建效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云南红塔银行交出了漂亮答卷:截至6月末,云南红塔银行资产总额1551.7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676.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10.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73亿元,实现存贷双增。经营效益方面,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幅7.56%;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幅48.23%。

与此同时,云南红塔银行面向卷烟零售户推出了结算共享平台,上半年已覆盖云南省15个州市20余万户零售户,零售户结算日均较同期增加4.93亿元。此外,该行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118.13亿元;支持2024年省级重大项目贷款22.75亿元,支持“重中之重”贷款17.82亿元;支持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贷款0.55亿元,落地首笔“绿色供应链票据”业务500万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投放涉农贷款余额为99.49亿元;支持绿色信贷产业贷款余额为78.62亿元。

云南红塔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振民表示,云南红塔银行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银行+科技银行”的战略目标,持续开展渠道、风控、产品、营销、管理数字化建设,将产业银行建设由规划落地到实实在在的金融生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清廉作风,切实把党的各种优势转化为破解业务难题的有效武器,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贡献产业金融力量。

  • 云南红塔银行以高质量党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