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傍晚,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12308热线)接到了一通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紧急求助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名中国女子焦急的声音:“我丈夫在印尼雅加达突发心脏疾病,我们需要帮助!”
打来电话的是云南籍游客小林(化名),她与丈夫小杨(化名)正在印尼旅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小林仍然心有余悸:“我和丈夫正在雅加达的一家商场用餐,他突然感到心跳过快,智能手表监测显示心跳骤升至每分钟140次以上,同时手脚出现麻木症状,无法自主站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小林迅速向餐厅服务员求助,并拨打了12308热线向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求助。
在商场应急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小林与丈夫坐上了前往医院的出租车。另一边,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安排志愿者章晗驱车前往医院。考虑到二人均为首次来印尼,且语言不通,章晗始终保持通话,与家属、医院进行实时沟通翻译。
章晗赶到医院时,医生已对小杨进行了应急治疗。“经过沟通,医生告知,虽然患者可通过短时间内按时服用药物维稳,但仍需进一步检查治疗。”小杨夫妇决定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回国继续接受治疗。期间,章晗始终陪在小杨身边,轻松交谈以安抚他的情绪,并充当医患间沟通的桥梁,答疑解惑、办理手续。随着小杨在服药后情况逐渐稳定,章晗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已不是章晗第一次参加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开展的领事保护与协助服务工作。自2021年起,他曾多次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正式加入到大使馆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中,主要为在印尼的中国公民提供医疗方面的协助。谈及初衷,章晗表示:“我深知在异国他乡,中国同胞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近年来,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不断提高领事保护与协助服务水平,建立了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引导大家进行“海外中国公民登记”,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和巡查;围绕旅游和交通安全、登革热、自然灾害等发布提醒,制作《印尼旅游安全宣传片》和《外国人在印尼驾车指南》,派发领保宣传册;补充在印尼同胞急需的法律、翻译、医疗资源,召集了一支热心服务和奉献的志愿者队伍,为保障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小杨已经回到国内接受治疗,回想起这次经历,他感慨地说:“真的太感谢大使馆和志愿者了,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祖国提供最坚实的支持和保障,让我们感受到不管身处何处,祖国一直都在身边。”本报记者 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