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交往交流是重点

何嵘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平远片区牢记党中央嘱托和省委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积极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平远片区位于文山州西北部,在20万常住人口中,回族、壮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二以上。面对多民族共居共处的复杂局面,平远片区创新性地提出了“五联五促”模式等,通过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娱乐、共同建设、共同分享,构建起了一个多元共融、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各民族群众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互动,在增进了解的同时加深友谊,平远片区的民族聚集区成为“团结幸福路”,冷冷清清的院子变成热热闹闹的广场;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等各民族之间联姻已成为常态,多民族家庭占比近四分之一;在三月三、花山节、闹兜阳、开斋节等民族节庆节日,大家共跳一支舞、共吃一桌饭、共打太极拳成为一道“平远风景”。

实践证明,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只有经常走动起来,才能更加亲密起来。在现代社会,随着交通的便捷和信息的畅通,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变得更加容易和频繁。在共同节日里欢聚一堂,在彼此困难时伸出援手,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照,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能在无形中拉近各民族间的距离,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正如文山州以“五联五促”模式形成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心理互嵌的良好局面,在推动各民族“三交”有形、有感、有效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 中老泰铁路“昆明陆港号”多式联运货运列车首发

  • 报头

  •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 交往交流是重点

  • 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将于12月1日在云南鸣枪

  • 我省首个智算产业集聚区落地昆明

  • “创客中国”云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

  • 经典话剧《哥本哈根》在昆明剧院连演两场

  • 云南首批牛油果成功出口新加坡

  • “胞波”情深 廉洁意浓

  • 携手共绘GMS农业国际合作新篇章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