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昌宁县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积极探索新模式——

打造就业服务圈 拓宽群众幸福路

昌宁县是全国南菜北运试点区以及我省重要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昌宁县湾甸乡的用工高峰期,从种子落地到产品出冷库,整个冬早蔬菜季能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为给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昌宁县盘活国有资产,在湾甸乡上甸村改造两幢二层楼房,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昌宁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来自昌宁县十里八乡的务工人员,成为社区里的“居民”。“社区建成后,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为我们省去不少麻烦,让我们很满意。”每年冬季都到湾甸乡务工的村民李智华说。

“自2023年9月起,社区累计开展现场招聘会4场、网络招聘会3场。”湾甸乡上甸村党总支书记杨光华介绍,自2023年12月以来,昌宁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在湾甸乡4个村发布合作企业招工信息,每月发布两次,合作企业累计提供岗位808个。目前,通过社区务工村民共300人次,就业时长均不低于3个月,其中有57人在一家企业就业超6个月,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4308元。

湾甸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宁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积极探索新模式,努力将“幸福里”社区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围绕冬季蔬菜、春季西瓜、夏季水果、秋季粮食的农业产业,社区通过孵化区域网红团队,对接盒马鲜生、美团优选、北京首航超市等平台官方服务商,整合农户、企业、合作社供应链资源,帮助农户找企业、帮助企业找销路;通过官方抖音、微信视频号铺设基层就业服务网,制作务工、招聘、社区住宿等小视频,讲真故事、做真招工,拓宽宣传覆盖面。今年9月,对口帮扶昌宁县的东北大学派出团队,对就业服务小程序研发进行第二次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预计年底上线运营。

昌宁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为务工人员精准匹配就业岗位,提供吃、住、行一体化保障。目前,社区正在建设餐厅及购物中心,并联系当地合作企业提供接送服务。此外,社区还建起企业用工需求、务工人员基本信息动态管理台账,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保障群众劳有所得。“我住的是8人间,每月租金只需200元。”来自隆阳区西邑乡的务工人员王常艳说,在就业“幸福里”社区,生活和工作都很方便,住宿配套齐全、干净整洁,直接拎包入住。

今年以来,昌宁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利用剩余空间,建成小型冻库和青储饲料加工厂各1个,玉米脱粒、蔬菜烘干生产线各1条,废旧薄膜回收点1个,形成小型绿色农业循环产业园,提供就业岗位20至80个,为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报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 印支灰叶猴金裳凤蝶现身临沧

  • 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绽放独特魅力

  • 报头

  • 我省召开公办高校本科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

  • 打造就业服务圈 拓宽群众幸福路

  • 多国留学生齐聚大理交流中外文化

  • 前10月全省快递业务量超11亿件

  • 云南户外运动嘉年华在滇越铁路宜良站鸣枪

  • 个旧滑翔伞特技公开赛举办

  • 关爱水生动物 共建和谐家园

  • 我省在沪推介文化旅游线路产品

  • 勐腊县欢庆瑶族新年

  • 有遗憾更多是收获

  • 2024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山水联赛在程海开赛

  • 云南省代表团夺得首个一等奖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