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跨越山河情相连 开放合作谱新篇

本报评论员

黄金通道,丝路长龙。今天,中老铁路迎来了通车3周年的重要时刻。3年来,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跨国铁路,从建到通,从通到畅,从畅到忙,为区域经济合作、人文交往交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带来无限机遇,见证着中老两国的深厚友谊和务实合作,描绘出中老经济带繁荣发展、活力满满的生动图景。

乘开通之势,聚发展动能,云南开放发展的时间轴上有了新刻度。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加快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印发实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运行安全之路、开放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众力所向,大通道带动大客流、大物流快速发展,一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每一刻都在创造新的成绩。目前,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网已辐射老挝、泰国、新加坡等19个国家与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客货两旺,数据刷新,综合开发持续发力,真切反映了中老铁路大通道能力持续释放,“黄金线路”作用日益显现。

抓开放机遇,促产业转型,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迈上新台阶。云南抢抓中老铁路开通的重要机遇,推动外向型产业布局,中老铁路沿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进一步优化沿线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支撑。昆明托管磨憨,实现中老铁路一头一尾联动发展,推动中老铁路沿线州市加速发展。伴随中老铁路沿线错位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成型,云南有力提升了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铸就了从园区到陆港的高速发展,从交通到产业的迭代升级,形成了“大动脉”沿线开发建设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象。

沿钢铁动脉,行南向开放,新型区域合作在中老铁路牵引下迸发澎湃动力。中老铁路是实现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开辟世界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载体,是中老命运共同体、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具体抓手。“复兴号”“澜沧号”列车昼夜飞驰,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万象南换装场等的开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口岸通关时间不断缩短,运输模式不断创新,通道潜力深度释放,产能合作迈上新台阶。“硬联通”“软联通”同步推进,促进了更为紧密的“心联通”,援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移交办学,成千上万的老挝员工在中老铁路上获得就业岗位,相关行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更为巨大,双方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跨越山河情相连,开放合作谱新篇。中老铁路作为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共赢,共同绘就开放合作、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 “云岭蓝·新云蓝”消防全媒体采访活动启动

  • 报头

  • 共同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 高端要讯

  • 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将于12月6日开幕

  • 十一届云南省委第九轮巡视完成进驻

  • 坚定战略自信 勇于担当作为 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四时不断云果鲜

  • 跨越山河情相连 开放合作谱新篇

  • 中老铁路引客来 普洱咖啡飘香远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