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老铁路通车3年来——

安全驶过10万余趟列车

“加0.1毫米。好,可以了!”记者近日来到中老铁路友谊隧道进口处时,只见普洱基础设施段磨憨维修工区工长边疆正跪在石渣上,将脸贴近50摄氏度的钢轨面,指挥队友对线路进行精调。

“每天与这0.1毫米较劲,把线路TQI值控制在2.7毫米以下,就是为了让动车开得更稳、旅客体感更好。”边疆介绍。

TQI,即铁路轨道几何尺寸不平顺幅值的标准,是衡量铁路运输服务品质的“金标准”。数值越低,意味着铁路线路越顺滑。中老铁路自通车运营以来,TQI值始终稳稳保持在2.7毫米以下,达到了高铁的严苛标准,为乘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稳体验。

全力以赴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确保国际运输安全畅通,是建设高水平国际大通道的基本保障。

面对“运维境外铁路”这个在中国铁路史上属于首次、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重大挑战,国铁昆明局按照境内外铁路同一标准、同一要求的原则,全面规范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形成了一套务实管用的境外铁路管理体系,保障了中老铁路境内境外段安全持续稳定。

“老挝段沿线重点地带还隐藏着不少护路‘黑科技’。雨量、大风、异物侵限等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提醒,辅助采取防护措施。声电断轨监测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准确性高,可全天候实时监测钢轨状态,构建起全方位的灾害防御体系。隧道病害检测机器人能够大大提升隧道检修作业的效率和精度。”国铁昆明局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主任杜永辉介绍,中老铁路通车运营3年来,经受住了繁忙客货运输和112场强降雨、22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未发生铁路交通一般D类及以上责任事故,确保了国际运输通道安全畅通。

截至目前,中老铁路实现了安全生产超1000天、安全驶过10万余趟列车,成为普速铁路和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运维管理标杆。

本报记者 李承韩

  • 安宁市:社区能人“入圈” 基层治理出彩

  • 瑞丽市职业教育中心及产业孵化园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 报头

  • 安全驶过10万余趟列车

  • 省市场监管局推动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全省促消费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 创新赋能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

  • 楚雄州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颁发授信

  • 我省深化法律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