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遇见曲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本报讯(记者 张雯) 怎样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曲靖市一直研究的课题。该市各学校将思政课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主渠道,利用好劳动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不断拓展“大思政”课路径,打造理论性与体验性相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的思政课堂教育平台,打造有益有趣的思政课堂。

今年以来,曲靖市下发《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二十条措施的通知》,从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六个方面,对思政工作做了详细部署,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严格落实《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开足开齐课程,100%落实课程目标要求,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每周1至2课时;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每周2至3课时,共12学分;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共144学时。

利用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优势,在全省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曲靖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5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担任一体化建设顾问专家,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认定曲靖市第二小学、陆良县第一中学、曲靖农业学校等10所中小学为曲靖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学校。同时,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市第一中学、曲靖市第一中学卓立学校、曲靖市第二小学联合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共同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 赓续红色血脉 精心打造品牌

  • 报头

  • 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 “龙云献图” 助红军巧渡金沙江

  • 宣威虎头山战斗 红色精神代代传

  • 会泽扩红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