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茜) 今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保护条例公布施行。一年来,玉溪市从开展条例普法宣传、推动湖外水循环迭代升级、攻坚水污染防治、改善湖泊水生态、加强流域空间管控、完善治湖保障体系、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着力,抓好贯彻执行,全面系统加强湖泊保护治理,推动湖泊水质持续改善,促进流域绿色转型发展。
为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转变思想认识、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玉溪市组建湖泊保护条例宣讲小组,组织开展湖泊保护条例宣讲49场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湖泊保护条例网络竞答活动3轮次,深入沿湖村组、企业开展条例“六进”活动323次,发放湖泊保护条例3.3万余册。
2023年,玉溪市创新治湖方式和路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先后实施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目前玉溪市在“三湖”流域实施的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优化了流域水资源配置,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促进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思路纳入湖泊保护条例,为全省管湖治湖作出了制度性贡献,省总河长令将玉溪做法向全省湖泊流域推广。今年,玉溪加快推进节点工程和重点工作,抚仙湖5条、星云湖4条闭环线路基本构建,杞麓湖2条闭环线路初步构建、正在建设3条,3个湖泊流域发展设施农业4.2万亩,完成农业水价改革1.6万亩,收取水费515.49万元,较2023年增长270%。2024年1至11月,实现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716万方、覆盖耕地10.7万亩,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从1.0版向2.0版迭代升级。
玉溪聚力攻坚水污染防治,通过健全汛期雨水防控八项机制,推进调蓄带“腾空、清淤、晒塘”、湖滨生态修复管理提升、“一进七清”等工作,落实闸门泵站网格化管理,推动汛期雨水防控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2024年雨水携污入湖得到减少。同时加快推进流域截污治污,抚仙湖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全域截污治污走在全省前列,星云湖流域223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杞麓湖流域254个自然村完成截污治污项目141个、截污治污短板不断补齐。
深入落实湖泊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探索优化湖泊周边产业布局,创建马房村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推进星云湖渔业生态调控兼顾水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渔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展抚仙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GEP核算工作,印发实施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抚仙湖、星云湖生态保护核心区内经营区域划定,持续探索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成果。扎实开展湖滨生态修复管理提升行动,清理整治调蓄带、河道沟渠、湖滨带等区域,消除了污染入湖风险,改善了湖滨生态环境,增加了游客流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