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传承文化之美

——看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

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

23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上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授牌,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颁发奖章、证书。

满怀对非遗事业的赤诚之心,他们矢志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

今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非遗从一个陌生的外来概念变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在全国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华文化,我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基本内容,非遗工作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

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目前,国务院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项目10万余项。创新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整体性保护上迈出重要一步。

非遗,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华社记者 周玮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 斯洛伐克总理突访俄罗斯为“续气”

  • 巴拿马悼念美军入侵遇难者

  • 报头

  • 东盟经济稳健增长 对华合作势头强劲

  • “四个没有变”彰显中国对美外交格局担当

  • 确保越中铁路顺利对接

  • 巴拿马运河永远属于巴拿马

  • 传承文化之美

  • 以色列阻碍人道援助加沙“全无安全之地”

  • 特朗普再次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

  • 尹锡悦拒收弹劾案文件

  • 我国5G用户数逾10亿户

  • 本田日产启动合并谈判

  • “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启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