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前进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榆黄菇迎来采摘旺季。走进厂房,只见整齐排列的菌棒上,一丛丛榆黄菇簇拥而生,色泽润滑、晶莹明亮。
在菌棒架间,基地管理员马永贵正同采菇工人们一起摘菇。他们小心翼翼地扶住菇群,轻轻一揪,一丛鲜嫩清脆的榆黄菇就摘了下来。
“最近家里没什么农活了,我就到基地务工,主要采摘榆黄菇,每天能采摘5篮左右,工资按天结算,一天能赚100元。”前进村村民赵永芬说。
“厂房里主要种植榆黄菇,设计种植规模为10万个菌棒,采取全智能化控温控湿技术种植,栽培出的菇品质较好,一个菌棒能够摘四五次。”前进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管护公司负责人罗啟龙介绍,基地还配备了冷库和烘烤机,可以同时制作销售鲜品和干品,“按目前鲜品每公斤5元、干品每公斤40元的市场价计算,销售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为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玉屏镇引进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村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场地和林下土地资源,由公司向合作社和农户统一提供菌棒、统一提供“保姆式”技术服务、统一回收产品,构建起集食用菌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村级公司(合作社)发展、农户参与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村主要种植北风菌、虎掌菌,出菇周期短、采摘次数多,农户们比较喜欢这种短平快的产业。”在新荣村林下种植基地,村党总支书记陈林正在指导工人种植北风菌,他对今后带领群众增收信心满满,“我们采取‘村级公司+农户’模式推广种植,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农户增收,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榆黄菇、北风菌、虎掌菌等食用菌品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都比较简单,出菇率高,实现经济效益快。公司会全方位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出菇品质。”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指导沈建伟说,镇上的屏边县乾宇商贸有限公司已投资150万余元发展榆黄菇、北风菌、虎掌菌、赤松茸等食用菌产业,拟建设厂房种植基地1个、大棚种植基地2个、林下种植基地2个。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窦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