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昌宁县湾甸乡冬早蔬菜采摘销售的高峰期,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参与冬早蔬菜采摘、分拣、包装、装车等各环节,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走进下甸村芒胆村民小组杨中文家的豆田,工人们正在采收成熟的豆子。杨中文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每年种植豆子60多亩。“每年用工十五六人,工资100元一天。”正在田边包装豆子的杨中文说,家里种的豆子多,每年都要请工人帮忙采收,每年支付工资五六万元。
杞中武是凤庆县勐佑镇茶叶大户,和妻子来到湾甸乡务工,一季冬早蔬菜下来,两口子收入近两万元。“冬季务工刚好与采茶季错开,收入也不错。”杞中武一边摘豆子一边说。
在湾甸乡,像杨中文一样的种植大户很多,每家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帮助采摘冬早蔬菜。除采摘用工以外,冷冻库的用工量也比较大。
在保山千业果蔬有限公司,工人正将收购来的四季豆、扁豆、小金豆、丝瓜等进行分拣、包装、装车。“我们公司每月用工量90至110人,工人工资每个月5000至8000元不等,全年发放工资六七百万元。”保山千业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明友介绍。
在湾甸乡,与保山千业果蔬有限公司一样,从事果蔬收购、分拣、包装、销售的冷冻库共有25座,用工量较大。果蔬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好路子,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岗位。“我家就在附近,一年四季都在冷冻库上班,每月工资五六千元,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家里,还有稳定收入。”湾甸乡下甸村象山村民小组村民张建美说。
近年来,湾甸乡依托“幸福里”社区,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岗位信息、政策咨询、法律维权、岗位对接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注重用心、用情留人,把务工人员当成自家人,让外来务工人员在湾甸放心、舒心、安心地工作和生活。湾甸乡党委委员李建勋介绍,目前,湾甸乡外来务工人员有1.5万人左右,冬早蔬菜一季,将发放工资超过1.6亿元。
本报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刘子安 段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