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南亚

匠心铸造精美传承

尼泊尔铜铁铸造工厂工人制作金属工艺品。

在尼泊尔,金属工艺品不仅是生活用品或装饰品,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从寺庙庄严的铜钟到守护在尼泊尔人房子门前的金属雕塑,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们心血与技艺的结晶。在工业化时代,尼泊尔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双手传承着古老的金属铸造技艺,守护这份传统艺术。

“我们的金属铸造手艺有着数百年的传承历史。”博纳建雅·拉擦·萨卡雅是尼泊尔一家铜铁铸造工厂的常务董事,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份技艺的热爱与自豪。在铸造厂,工人们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传统方法,从最初的打蜡到最终的作品呈现,无不体现着匠人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铸造的第一步是制作蜡模。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在蜡块上雕琢出各种复杂的图案,这些美观的花纹蕴含着吉祥的寓意。随后,他们将细土混合材料层层覆盖在蜡模之上。“整个过程需重复3次,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萨卡雅解释道,待蜡模被泥土完全包裹后,还需将其置于阳光下自然晾干,不可借助任何现代化设备加速这一过程。

自然晾干后,这些模具将被送入火炉,高温会使内部的蜡质材料熔化流出,留下可供浇注金属液体的空间。“熔化的蜡经过过滤可回收再利用。”萨卡雅介绍。在工厂的另一边,工人将金属加热至液态,并缓缓注入模具空腔中,等待冷却凝固。

次日,冷却完成的金属制品会被从土模中取出。匠人们用小锤、凿子、锉刀等工具进行精细加工、精心雕琢。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耐心和技术,而这一切努力的回报便是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是我们最小的钟,它发出的声音是这样的。”萨卡雅轻敲手中的小钟,清脆悦耳的音符在空气中回荡。他解释说,钟的体积越大,声音也越洪亮悠远。

“我们也在教其他人守护这份珍贵的传统手艺。”萨卡雅充满希望地说。在这家铸造厂里,不仅有老一辈匠人在坚守传统,年轻的力量也在逐渐加入。他们跟随前辈学习技艺,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报记者 王韵雅

  • 2025云南省网上年货节暨“云南村播大赛”在昆启动

  • 昆明二手车出口提速

  • 匠心铸造精美传承

  • 中老缅泰四国举行联合打击湄公河流域违法犯罪演练

  • 诗意彩云南展现新光景

  • 报头

  • 红河州入选城市(区)国际传播示范案例

  • 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介会在北京及上海举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