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粉笔热销的启示
《人民日报》:粉笔制作,曾是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的“支柱产业”。但2000年以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村里生产的粉笔滞销。刘垸村青年刘小锋大学毕业后,辞去大城市的工作,投身家乡粉笔产业。他通过电商交易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出便于艺术创作的异形粉笔、耐高温不变色记号粉笔等数百个新产品。现在,他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将粉笔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刘垸村的华丽转身,来之不易。随着白板和电子投影仪的普及,学校的粉笔用量大幅下降,粉笔产业日益成为人们眼中的“夕阳产业”。刘小锋带领村民开辟了一个个“新赛道”,将“夕阳产业”盘活成“朝阳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正需要刘小锋这样的年轻人发挥特长,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
以旧换新启动消费新引擎
《光明日报》:以旧换新政策作为一项有效的市场激励措施,通过政策补贴、价格优惠等方式,降低了消费者换购新产品的成本门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居民的消费热情、释放了消费潜力。消费潜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更新。许多家庭借助以旧换新的政策优惠,将家中老旧且能效低的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更新升级为功能更强、性能更优的新型产品,从而推动了耐用品市场的迭代更新进程。特别是在家电领域,以旧换新政策可以激励消费者主动淘汰那些高能耗的旧电器,转而选择更加节能、环保且智能化的新型家电,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生活品质,还促进了家庭能耗结构的优化调整。
本报记者 朱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