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看过很多“火焰蓝”的报道,听过许多“最美逆行者”的感人故事,知道“云南消防”的金字招牌有多响亮。但通过此次“云岭蓝·新云蓝”全媒体采访行,笔者还是感触颇深。从英雄主义回归到寻常生活,消防人的责任、担当更加可触可及、更加令人动容。平凡的消防人背后,是不平凡的创举,是为守万家幸福、护一方平安付出所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消防队伍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你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我省消防救援队伍勇于担当、奋进拼搏,努力守护好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楚雄州“一支队伍搞救援”的创新探索,就是为了更好地“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这背后的精神与理念,自上而下一脉相承。
在消防救援上,时间就是生命、专业就是生命。面对基层救援队伍此前存在的种种短板和弱项,楚雄州通过“一支队伍搞救援”的建设,以创新举措、资源整合等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专业素养提了上去、将救援时间缩短下来,更好地统筹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严格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关注消防、参与消防、支持消防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消防安全的人民防线不断筑牢。
每一次创新探索,都是为民服务理念的一次升级。从“一支队伍搞救援”的成效来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的确在不断增长。创新是为了破冰乃至是破局。既如此,那“一支队伍搞救援”的经验也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一方面,各地应借鉴推广“一支队伍搞救援”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整合自身资源,发挥利民实效;另一方面,也需深入调研、因地制宜,不能进行简单地复制推广,而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探索适合自身的创新路径。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需要更多类似“一支队伍搞救援”式的创新举措。楚雄州打造了一个样板、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对更多部门、更多行业而言,都应学习这份“在创新中践行为民初心”的坚持,为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