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仁县第一中学退休教师梁达松——

退休不褪色 岁月映丹心

“只要还活着,我就要为教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坚守这句铿锵的承诺,永仁县第一中学退休教师梁达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1957年,22岁的梁达松从原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疆去”的号召,主动请缨到边远贫困的永仁县中学(现永仁县第一中学)任教。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一干就是50多年。这期间曾有6次调离永仁的机会,但他都主动放弃,把根深深扎在了边疆彝山。

“人生易老事业嫩,老骥还要自奋蹄。虽然退休了,但我还要为永仁的教育事业继续作贡献。”1992年退休后,梁达松始终心系永仁县教育发展。2012年开始,他用自己退休金的三分之一设立了“凤凰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毕业生,鼓励他们奋发进取,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为了让更多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获得资助,梁达松四处奔走,倡议社会人士捐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把“凤凰奖学金”申请成为公共账户,并在永仁、楚雄、昆明、攀枝花、广州、北京、上海等地设立联络组,开展捐款的联系服务工作。截至2024年,“凤凰奖学金”已募集资金310多万元,奖励资助了永仁一中188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校园。在梁达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助学队伍中。

多年来,梁达松始终言传身教,树立了良好的师德榜样。2015年他被确诊患有膀胱癌,面对病魔的折磨,他还积极搭建了“好家风大家谈”网络交流平台,推送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方面的文章。2018年,他加入楚雄彝族自治州委老干部局组织的宣讲团,向全州6000多名老同志宣讲家风建设,书写了一名教育战线老党员的忠诚。

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梁达松十分激动,他说:“我将永葆政治本色,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本报记者 吕瑾

  • 全国首个高山松露博物馆落地昆明

  • 报头

  • 奋进实干 发力攻坚 破局起势

  • 警钟长鸣抓安全 干字当头拼经济

  • 推动各项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有效执行

  • 1月8日至11日我省中东部将有降温雨雪天气

  • 我省设立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

  •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 全省首笔水资源税在个旧市征收入库

  • 切实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 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

  • 退休不褪色 岁月映丹心

  • 成都至香格里拉直达动车开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