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沿着蜿蜒的乡村道路走进土瓜冲居民小组,既有绿水青山、小桥流水的乡野之美,又有咖啡瑜伽、休闲打卡的时尚之美;既有村民劳作田垄间,也有“新村民”采菊东篱下……昔日落寞的老村子随着“旅居之乡”的建设,住进了“新村民”,焕发了新活力。土瓜冲之变,只是马龙区发展旅居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马龙区已先后建成咀子上、土瓜冲、大半个山、老角寨、水箐、石龙等一批有辨识度的特色旅居示范村。
马龙区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发展旅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新的切入点,建立健全“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从制度、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着手,打造兼具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和美乡村,村民吃起了“旅游饭”,过上了新生活,乡村旅居产业也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旅居之乡”打造中,马龙区坚持规划引领,结合马龙实际,经过多方论证,提出了“一带、一环、多点布局”的建设思路,“一带”,即以土瓜冲为起点,打造杨外营老村、黑泥哨、保家营、大半个山、下小屯、咀子上乡村旅居带;“一环”,即以车马碧水库为轴心打造以云水记忆、黄坝、发胯、格里等为环线的乡村旅居环线。同时,差异化打造以水箐、黄土坡、小桥河、石龙、大河边等为重点的多点布局旅居村,真正把旅居产业做成富民产业,持续擦亮“旅居之乡”名片。
乡村旅居村如何建,建成后如何管理经营?马龙区按照盘活一批闲置旧房、用活一批低效土地、实施一批旅居项目、发展一批致富产业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行党建引领,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参与,企业、集体、村民三方受益,提供便民、管家、换住三项服务,实现基层组织变强、观念变新、环境变美、人气变旺、村民变富五个转变的“14335”乡村运营模式,着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旅居之乡”。
在旅居村的建设过程中,马龙区坚持党建引领这个根本,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通过做实学习、做活资源、做好表率,把组织活力转化为乡村旅居发展动力;坚持留住乡愁这个关键,切实把理念从建设乡村转到经营乡村上来,做到既立足本土,又彰显现代;坚持结合村情这个前提,做到因村施策、一村一策、一村一特,避免照搬照抄、硬植入、盲目蛮干;坚持运营前置这个理念,在建设过程中邀请企业从运营的角度全程介入,做到建设与运营同步推进、无缝衔接,使得企业、集体、村民互利共赢共荣;坚持资源整合这个保障,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行集中建设,确保旅居村建一个成一个;坚持群众满意这个目标,在旅居村建设中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加工、民宿旅居等乡村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马龙区正紧扣“旅居之乡”建设目标,深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休闲康旅目的地建设,一个个旅居村正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乡村旅居产业正朝着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徐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