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绘好兴业富农促振兴画卷

本报记者 刘宇丹 赵丽槐

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村民们赶在春节前采摘牛油果供应市场;在永仁县,靠滴灌、无土栽培等绿色技术精细管理的冬草莓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隆冬时节,彩云之南依然处处活力升腾。

“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格外挂念云南脱贫工作,2015年、2020年两次亲临考察指导,为云南把脉定向、注入强大动力。

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云南,有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795.7万人,占全国总量的9.7%;有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数量全国最多。

十年来,云南攻坚克难、压实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方向目标,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续写中国减贫奇迹的云南篇章。

守底线稳增收 云岭大地焕发新颜

黄墙红顶、院坝整洁,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一丛丛草果树郁郁葱葱。

“我们村不光颜值高,产业也好,草果这颗‘金果果’让乡亲们鼓起了腰包。”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京龙说,“脱贫后大伙儿都没松劲,正朝着乡村振兴奋力奔呢。”

无数个巴坡村的变迁,汇聚成彪炳史册的成就。

2020年末,喜讯传遍云岭大地:云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历史性终结绝对贫困、圆满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必答题。

鲁甸县砚池街道卯家湾安置区对易地搬迁群众实行动态监测,根据风险大小、类别、轻重缓急等情况,分别标注为红、黄、绿三色,进行分类管理,精准建立帮扶台账,跟踪落实帮扶项目。

抓实完善动态监测、强化动态帮扶、做好动态清零。云南始终抓住“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突出抓好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机制,兜牢底线。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识别监测对象97.7万人,稳定消除风险70.5万人,尚未消除风险的均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

乡村振兴号角吹遍云岭大地,处处热潮涌动,各族干部群众奋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孟连牛油果“334”、蒙自蓝莓“622”、会泽“三个组织起来”等10余种联农带农模式,为成千上万的农民带来就业机会。“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张天媛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试种艾草,助农增收690万元。

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培养认定3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2.8万人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农村居民0.7个百分点。

深耕乡村沃野 做好高质高效文章

在宾川县水果基地,柑橘、金桔压弯枝头,明艳的橙黄色点亮冬日;在腾冲市三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茯苓加工厂,村民熟练地削皮、切片,对茯苓进行深加工。

  • 为您导读

  • 昭通 感恩奋进福满家园

  • 中老铁路列车上演精彩“跨国春晚”

  • 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通电话

  • 报头

  • 习近平向黎巴嫩新任总统奥恩致贺电

  •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

  • 绘好兴业富农促振兴画卷

  • 玉溪:扩大“朋友圈” 壮大新动能

  • 深夜为动车“驱寒保暖”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