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

地震灾区里的“帐篷课堂”

“来!大家看一下这道题怎么解?”

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嘎布村安置点的帐篷内,民警刘鑫磊一手指了指黑板上的题目,一手拿着资料,耐心地给高三学生讲解。5名学生坐在课桌前,低着头,快速地在草稿纸上演算着。

帐篷外,寒风卷着尘土;帐篷内,只有纸笔摩擦的声音和低低的讨论声。对于这些高三生而言,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每一秒都珍贵。

今年22岁的刘鑫磊,是西藏边检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的一名新警。地震发生后,他和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在救援工作进入过渡期安置阶段后,他们排查发现,杂村、嘎布村和玉白村共有6名高三学生、8名初三学生。这些学生正处于备考关键期,而地震让附近的几个村子遭受重创,房屋倒塌,孩子们的课本和练习册几乎全部被毁。面对接连不断的余震和考试的压力,这些学生需要的不只是生活上的帮助。

“咱们要不给毕业班的孩子们开个辅导班吧?”支队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人尼玛提议。这个想法刚提出,民警们纷纷主动报名。“我数学不错,我教数学。”“我英语好一点,我教英语。”“我是理科生,理综交给我。”……短短几个小时,一支临时的“民警老师”队伍组成了。

但教具又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震后,孩子们的学习用品所剩无几,仅有一本高三的数学辅导书被翻得起了毛边。就在这时,原西藏边防总队的退伍老兵扎西捐赠了60套课桌椅以及部分教学用具。

白天,“民警老师”轮流救援和授课;夜晚,他们挤在帐篷里,对着手机屏幕搜索习题资料,讨论哪些题目适合学生练习。

“老师,我想上晚自习,还想再学会。”高三学生洛桑达瓦小声地请求道。他声音不大,但态度坚定。洛桑达瓦的家在嘎布村,地震后,他家的房子回不去了。由于余震不断,晚自习终究没有开起来,但洛桑达瓦对学习的渴望,深深刻在每一位“民警老师”心中。

每天清晨,民警们前往各村接学生到临时的“帐篷课堂”,午餐和晚餐也由他们一手包办;晚上7点过后,学生们被安全送回家。尽管时间短暂,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每一天的学习都弥足珍贵。

洛桑达瓦看着手里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数学公式和习题的解法。他说:“现在多学会一点,考试时候就能多一分把握。”

帐篷外寒风呼啸,他的眼中却满是坚定。

新华社记者 白少波 蒋梦辰

新华社拉萨1月15日电

  • 南方航空3架C919国产大飞机亮相春运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全船贯通

  • 一双手 一群人 无限温暖

  • 报头

  • 各地开年会议传递哪些发展新信号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在大理发布

  • 事关手机等数码产品和12类家电补贴标准来了

  • 将采取措施提振赴泰游客信心

  • 地震灾区里的“帐篷课堂”

  • 尹锡悦被捕

  • 盘活资源“招小商” 就近就业促增收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