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是个体成长成才的基础,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面临着专业素养差异大、专业培训机会匮乏、工作条件与待遇不尽如人意等多重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效果提升。省人大代表刘佛薇认为,建强配齐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刘佛薇建议,教育部门应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通过挂包帮扶、区域会商等方式,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经验,共同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支持,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本报记者 李文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