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2025云南省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昭通市代表团

跨越发展 蓄力起势

连日来,昭通市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基础设施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打造能源基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群众关心的话题,提出意见建议。

过去一年,昭通市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经济总量提前一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实现历史性突破;“五个千亿元级”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000亿元;城镇化率预计增长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势已成。

代表们认为,要坚持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因地制宜做好科技赋农和“土特产”增值大文章,加快从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型农业强市迈进。发挥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高水平打造“千亿元级”能源基地。着力构建“公、铁、水、航”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全力保障昭通机场今年转场运营、渝昆高铁2026年底建成通车。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之举,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努力把昭通打造成为省级区域教育中心。深入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不断提升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昭通贡献。

代表们表示,要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谋划推进农业强市、能源强市、交通强市、生态强市、教育强市“五大强市”建设,推动昭通高质量发展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本报记者 邓清文

  •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转型升级开拓新局

  • 报头

  • 稳中向好 再上台阶

  • 全面施策 稳健前行

  • 发挥优势 挺膺担当

  • 开放合作 稳边兴边

  • 立足实际 昂首奋进

  • 凝聚合力 进位争先

  • 跨越发展 蓄力起势

  • 聚焦重点 把握关键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 只争朝夕 久久为功

  • 先行先试 发展产业

  • 谋篇布局 向新而行

  • 常思勤想 狠抓落实

  • 深化改革 强边富边

  • 积蓄动能 内外兼修

  •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