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从绿色矿山到智慧钢铁昆钢逐绿向新

昆钢智慧中心

清洁运输

机器人“宝罗”

昆钢智慧中心一键炼铁平台

云煤能源焦化大道 本版图片均为供图

本报通讯员 岩贵菲 李红瑞

中钢协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云南省首家发布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的钢铁企业、云南省首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云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二十佳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

一张张“绿色名片”的背后,是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执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超低排放改造、智能化改造等绿色化智能化举措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会大幅增加产品成本,但长远看,绿色发展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钢铁行业进入“寒冬”模式,昆钢的生产经营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走出困境实现长远发展?昆钢逐“绿”向“新”,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产业向绿 “钢铁侠”到“绿巨人”的转型蜕变

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矿山、焦化、炼铁、炼钢到轧钢,从清洁运输到环境改造,昆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各产业、各环节。

绿色矿山,不是风景区,胜似风景区。

昆钢所属的大红山矿业公司是集采矿、选矿、铁精矿管道输送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作为在风景区开矿的绿色矿山引领者,大红山矿业坚持生态建矿,植绿于心、还绿于山、造福于民,全面实施复垦绿植,相继完成了哈姆白租废石场、南部废石场、露天采场终了边坡绿化等项目,矿区绿化覆盖率达98%,土地复垦率达95%。从高空俯瞰,矿山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实现了与哀牢山的融合。

环境绿化是绿色矿山的外壳,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矿山的内核。大红山矿业将产业的生产核心绿化作为重中之重,从技术研发入手,通过采用先进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最大限度保护地表植被与地形地貌;引进先进的凿岩台车、铲装设备和旋回破碎系统,井下运输环节所采用的有轨运输系统和长距离胶带运输系统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尾矿处理上,摒弃传统粗放模式,构建尾矿膏体充填系统,把尾矿制成膏体回填采空区,既防控尾矿库占地及溃坝风险,又为地下矿体提供支撑,稳固采场。在产能快速提高的同时,还建立了清洁化生产的技术体系,生产过程“三废”排放量大幅降低,多项生产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环境治理效果明显,真正实现绿色开采。近年来,大红山矿业公司连续获得国家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矿山”“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二十佳矿山”等荣誉,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库”。

绿色焦化,黄烟臭气不复,却添白鹭齐飞。

走进安宁基地焦化厂,迎面而来的是绿地与炭火“和谐共处”的场景,往日“黢黑”的推焦车、拦焦车、装煤车摆脱了粉尘的包裹,工人师傅们也不再全副武装,厂区已不复烟气熏天,四季常绿、白鹭齐飞的和谐景象成为现实……近年来,云煤能源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打造现代化煤化工产业有机结合,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真正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和强大动能。云煤能源200万吨/年焦化项目全面投产后,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措施,配备了完善的废气、废水和固废处理装置,焦化全流程实现了工艺设备大型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工艺流程绿色化、装备系统集成化,打造了一个“环境友好型、花园式”的现代焦化生产工厂,实现了焦化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绿色钢铁,不仅仅是“花园工厂”,更是生态体系重塑。

“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用焦不见焦,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绿叶不见尘。”近年来,昆钢以打造美丽智慧绿色钢厂为目标,助力构建全产业链绿色工业体系,践行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智造。

在能耗、排放上做“减法”,在管理、技术上做“加法”。昆钢投资约3000万元建设超低排放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了关联数据的智能采集、监控和分析,为超低排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氨法脱硫+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等先进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实现全部排口稳定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投资3亿元建成了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C型料场、B型料场、混匀料场等5座原燃料堆场封闭大棚,并配套了干雾或雾炮等抑尘设施,从源头上解决了扬尘、流失……自2021年全面实施超低排放以来,昆钢先后投入超30亿元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得益于一系列针对软硬件环保设施的大手笔投入,如今的昆钢物料储存、输送全封(密)闭,生产过程全封(密)闭,所有的产尘点均配套收(抑)尘,产尘点和车间均无可见烟粉尘外逸。2024年,昆钢成为云南省首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

在清洁运输方面,昆钢扩能改造新平至安宁全长170多公里的矿浆输送管道,大部分铁矿石都实现了绿色运输。投资6.26亿元建成进厂专用铁路,提高清洁物流比例。同时,2024年昆钢“清洁运输”系统上线,覆盖了采购销售运输全链条,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全流程管理,降低运输造成的排放和污染。

在环境改造方面,昆钢大规模实施厂容整治和绿化工程,绿化改造100多万平方米,种植乔木9000余株,打造“孔雀绿雕”等地标性景观,整体绿化率提升到40%以上,形成了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同时,投入约4000万元,将龙山片区雨水、地下渗水形成的20万立方米雨水池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彩云湖”景观。

钢花依旧红胜火,钢城已是“绿如蓝”。如今,昆钢厂容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产城融合,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先后获评“钢铁产业链绿色标杆企业”,中钢协“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实现了从“钢铁侠”到“绿巨人”的转型蜕变,为打好蓝天保卫战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产线向“智” 给工厂装“大脑”,让产线上“云端”

数字化智能设备“一键炼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作业实时画面和设备运行数据“一屏尽显”,来回旋转的机械手臂对样品“自动化”精准化验……在昆钢,智能化细节处处可见。

2021年,昆钢永久性关停本部生产线,在新区全力推动智能制造,给“钢铁巨人”安装了“智慧大脑”,开启了“指尖炼钢”的新阶段。作为云南省最为先进的远程大型“智慧管控+集控”中心,昆钢公司智能化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和行业的认可,先后获得云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昆钢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先后建成六大核心数智化系统,覆盖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标准财务等管理及业务流程,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起一个功能覆盖产线、高度集成、智能化的管控平台,使昆钢智慧制造迈向了“云时代”。

“以前的钢铁是用铁锹炼出来的,现在是用电脑‘炼’出来的。”走进昆钢智慧中心,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大屏上,原料进厂、生产管控、设备运行、能源环境、运输物流等上百个关键数据闪烁跳动,呈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操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就可以实现远程生产控制,在这里,传统冶炼装上“智能大脑”,实现了生产智能化。智慧中心内设各条生产线的多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实时收集和分析全工序生产过程数据,每天可自动生成产量、库存、销售、废气排放等3500余个生产技术指标,还能有效整合大量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信息,为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和经营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昆钢的生产线上,“智技”不凡的机器人“宝罗”挑起了生产的大梁。生产线、快分楼、检验室等各类场景中,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昆钢质检中心钢材物理检验室里,“宝罗”每天都在回答着“一炉钢炼得怎么样”等问题。当风动管道通过送样系统传输样品“炮弹”到质检中心,机器人“宝罗”便会根据指令,自动进行来样接收、再分配,然后完成取样、检测、分析以及激光打码、样品归档等一系列既定程序。从收样到得出检测结果,操检合一的机器人“宝罗”通常仅耗时150秒,24小时可检测400余个样品。

在炼钢厂精炼炉生产现场,测温取样机器人将长臂穿过炉盖,伸入高达1600摄氏度的钢水中完成取样,再通过风动送样器传到快分中心检测出成分结果,仅需几分钟。

在万吨棒材生产线末端,“宝罗”用其独特的机械手臂进行工作,只见它的电子眼精确地捕捉每一捆钢铁棒材,然后快速打印出对应的产品标牌,紧接着又将标牌迅速焊接在棒材产品上,其高温焊接技术快而准,工作效率远超技术工人。

产品向“新” “两个转变”,全方位打造昆钢品牌

近年来,昆钢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以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双轮驱动,加快推动“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转变,打造有含金量的产品,全方位打造昆钢品牌。

作为中国高强抗震钢研发生产的引领者,昆钢是全国第一家获得抗震钢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抗震钢筋品种齐全,“昆钢”牌钢材产品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昆钢”牌抗震钢筋入选“国家重大工程钢筋品牌候选品牌”。2024年研发生产工业线材25.03万吨,形成了焊丝/焊条、拉丝及冷镦用钢三大系列深加工用材产品;在西南地区首次成功开发出650兆帕级高强抗震钢;自主开发系列矿用U型钢,填补云南省及周边U型钢生产空白;首次开发焊网用钢、硬线钢、切削用45圆钢棒材系列规格,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较好。随着新赛道的不断开辟,丰富了昆钢钢材产品结构,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2024年,昆钢参与强制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有效将昆钢带肋钢筋和光圆钢筋专利技术纳入国家标准。

2024年,昆钢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型材及线材产品环境产品声明报告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环境产品声明平台正式发布,标志着昆钢公司主要钢铁产品取得了“绿色身份证”,为昆钢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认可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客户的高度决定产品的高度,产品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昆钢公司紧跟市场变化的速度,把营销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持续在市场营销上发力,实现价值最大化。昆钢公司利用“智慧营销”系统开启并完成了全流程线上钢材销售,不仅实现了精准营销,还提高了销售效率。通过系统,不仅能对客户购买记录、需求等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和“量体裁衣”,还可实现对客户咨询的自动回复以及产、销、存流程追踪。

山山而川,征途漫漫。从绿色矿山到智慧钢铁,昆钢正稳步向新迈进。每一次技术革新,每一轮产业升级,都是昆钢逐“绿”向“新”的不懈追求。这“新”,不仅是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更是发展理念的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化。在这条逐“绿”向“新”之路上,昆钢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持续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不断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 从绿色矿山到智慧钢铁昆钢逐绿向新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