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创优提质”这一核心目标,在党建引领、绿色发展、项目建设和城市美化等多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园区竞争力,园区发展欣欣向荣。
党建铸魂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理经开区党工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提升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走进位于大理经开区的大理恒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党建墙上不仅展示着“AAA级重服务守信用企业”“捐资助学”等荣誉,还记录着每月企业党员职工在理论学习、工作争先、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党建活动室内,一排排图书摆放整齐,“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标语十分醒目。在党支部的带领下,2023年10月以来,公司先后组织开展读书会47期。“公司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活动渗透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党建和生产经营互融互促。党员职工深入业务一线,以划分‘责任田’的形式,带头攻坚克难,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理恒华党支部书记、公司董事长李建兵说。
如今,大理恒华公司形成了多元化经营发展格局,业务遍及省内多个州市,并与数十家省内知名商贸物流企业达成长期性战略合作。近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亿多元,利税总额超1000万元。
多年来,大理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公司发展破困局、谱新篇。
“面对道路运输行业的深刻变革,集团党委充分发挥把关定向作用,统一思想、锚定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抓改革、解难题、求创新、促发展,把党建工作目标与生产任务目标同步细化、同步分解、同步考核,合力促进生产经营各项目标达成,勠力同心打好攻坚战。”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鸿伟说。
近年来,大理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搭建“职能中心+事业部”组织框架,重构出行服务、物流服务、旅游服务、汽车服务和商业经营服务集群发展新格局。聚焦主责主业,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积极推进全州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班线公交化改造提质增效。在全省率先与头部出行服务平台展开合作,创新客运发展新模式,定制巴士已成为大理旅游通道上亮丽的风景线。此外,新兴业务亮点纷呈,跨境运输业务稳步拓展,除国际道路客运班线持续运营外,成功开辟磨憨口岸成品油出关通道,成为国内首批通关出口老挝成品油的承运方。
党建激活强引擎,企业跑出加速度。大理经开区构建“党工委+党建工作机构+‘两新’党建工作机构(片区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组织体系,推进“‘两新’党建样板区”建设。在党建引领下,园区企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下一步,区党工委将持续通过搭平台、建机制等形式,推动“党建+服务”品牌落实落地,让服务企业有“牛鼻子”、政企沟通有“连心桥”、园区发展有“加速器”。
和谐共生
洱海保护、绿色发展两手硬
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大理经开区在洱海保护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只见巨大的显示屏上,有机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发酵粪、液体肥等数据实时跳动,在岗工作人员、在线收运车辆、投放垃圾桶等数据信息一目了然。
“我们每天对洱海流域各类有机废弃物进行收集清运处理,日均收集处理近2000吨。通过资源化利用,公司累计生产有机肥、园林绿化土等系列产品250万余吨,年营业收入约6亿元,为养殖户年增收上亿元。”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长字金雄介绍。
该公司构建的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全产业链“顺丰洱海模式”,不仅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九大创新典型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还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洱海流域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模式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大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
有治理,更要有发展。大理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的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系列高科技设备正有序运转;菌种研发实验室内,创新性研究和开发云南高原特色益生菌菌种不断深入。
“我们入驻大理经开区后,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所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都有专人协助,办事效率非常高、项目进展特别快。”云南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何开旺说。
从2018年签约入驻到2022年投产,从大理古城边90亩小规模工厂,到如今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工厂,来思尔公司建成云南高原特色益生菌菌种资源库,打破国外对菌种的长期垄断,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自主菌种工业化生产,成为西南地区首家液态奶出口东南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大理经开区通过引入欧亚乳业扩产扩能建设项目、来思尔乳业年产20万吨云南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嘉士伯啤酒易拉罐智能化生产线及产能配套项目、云南绍香园核桃综合开发项目、大美包装欧亚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经形成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效应。
服务为基
项目建设稳步提速
走进大理经开区,处处澎湃生产建设动能。在大理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先进的生产设备有序运作,一块块采用前沿光伏技术制作的光伏组件顺利下线。大理华晟新能源5吉瓦高效HJT光伏电池和组件项目落地大理,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4个月,惊人速度的背后,是大理经开区主动思变、谋变、求变的态度和努力。
大理华晟项目占地近700亩,主要生产210异质结电池片和组件,是云南省第一个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因项目体量大,前期涉及的立项、用地、用能、环评等相关报批手续繁杂且耗时长。为保障该项目高效开工,大理经开区在项目签约后,立即成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下设8个工作专班,坚持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做好大理华晟项目审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招商引资、投产落地等服务保障工作。
“华晟项目迅速落地,展现出大理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高效服务企业的决心,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大理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茂钧说。
“指挥部加强水电路气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保障,确保企业及员工生产生活安全。”大理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徐浩洋介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截至目前,大理经开区已先后引进了大理华晟、大理英利、正信光电、深圳致信、东营昆宇5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和3家配套企业,其中7家企业于2022年底实现投产。同时,还引入了大理西电新能源、丰树大理现代物流中心、云南绍香园、大理沧龙物流、大理经开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智能物流园等6个项目,已有3个项目建成投运。
以“绿”为笔
绘制绿美新画卷
近年来,大理经开区围绕打造“两城一区”样板田、“美丽湖区、公园城市”目标要求,推进绿美园区建设,统筹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系统工程,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公园和城市景观,持续擦亮高质量绿色发展底色。
如今的海涵公园,再不见荒废的土地、乱停乱放的汽车以及脏乱的场景。经过提升改造后,海涵公园新增绿化面积236平方米、停车位24个、智慧公厕1个,成为了颜值与实用性并存的新一代“口袋公园”。市民游客穿行其间,或休闲娱乐,或活动锻炼,尽享冬日美景。
大理经开区开发建设部一体化办公室工作人员赵林鑫介绍,2023年初完工的彩云路整体景观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在中央路口布置了4个“口袋公园”,并设置了绿道供市民游客散步。该项目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铺设草坪1.7万平方米,栽植月季0.6万平方米,移栽乔木200余株。2022年大理经开区实施绿美建设以来,累计建成22个精品“口袋公园”,完成绿地建设面积约8.2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30.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85平方米。
顺着机场路向机场方向行驶,一段面对洱海的北向边坡立体绿化令人心旷神怡。边坡绿化属于立体绿化,是绿美园区打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未经过处理的边坡影响美观,还会造成扬尘,影响空气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大理经开区以速度快、投资少、效果好为标准,开展垂直绿化、护坡绿化,重点实施机场路边坡覆绿、海涵—朝阳桥及北向边坡绿化、大理国际大酒店大桥及周边边坡覆绿等项目,已栽植各类植株4.5万余株、爬藤3.5万袋。
大理经开区开展闲置土地增绿专项行动,对区内排查梳理出的21.2万平方米闲置用地、已批未建用地、待征安置地等空地,委托第三方进行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开展绿化覆盖种植,并逐步建立能满足本地绿化建设的苗圃资源。此外,大理经开区积极推进绿美企业创建,在区内企业厂前区、生产区外围和仓储物流区等区域建设固土防尘绿化带,补齐园区绿化结构,营造布局合理、色彩丰富、季相鲜明的绿化景观。激活企业内生动力,让企业主动融入绿美城市建设。
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大理经开区绿美企业的典型代表,曾获得“云南省园林单位”“大理州绿美社区”称号。漫步企业园区,空气清新、满眼翠绿,山泉从银水湖流到金水湖,黑天鹅在水面嬉戏,晨跑的职工活力满满。云南白药大理公司行政办副主任刘建勇介绍:“药品生产具有特殊性,为防止花粉、风沙对药品的污染,我们精心挑选了50多种植物对园区进行绿化,为药品生产创造适宜的绿色空间。”
云南白药大理公司工会主席杨永清介绍,2008年7月,云南白药集团与大理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建云南白药集团大理制造中心。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通过生产线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技术优化,实现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企业运营收入稳步提升,为绿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洱海保护与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动力;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展现了大理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方面的务实举措,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支撑;绿美园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园区环境更加宜居宜业,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大理经开区步稳蹄疾。
本版文图由大理经开区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