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云南移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数字两亚”“数字边疆”多向发力,努力以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形成。一条条交流、沟通、合作的信息国际大通道正在铺就,为辐射中心建设插上翅膀,成为云南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重要支撑。
数据高质流动 铺就两亚信息大通道
辐射中心定位指引发展脚步从追赶迈向引领,数据“软实力”让云南处于发展中枢、冲向开放前沿。云南移动以智算中心为基础、跨境陆缆为依托,构建高水平的两亚信息大通道,助力我省充分参与到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与国际数字贸易协同的进程之中。
依托“1-3-9-20”(昆明1毫秒、滇中城市群3毫秒、南亚东南亚9毫秒、全国20毫秒)的超低时延圈运力网络支撑,形成“一局、两跨境、一专网”国际通信服务能力格局,构建起“海陆联运、多路备份、高可靠性、平战结合”的通信网络。其中,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已建成400G国际数据专线传输能力和220G的国际互联网转接能力,对内覆盖至全国,对外面向两亚地区提供国际数据专线业务和国际互联网转接业务。
建成4个省级IDC、15个地市级IDC,投产机柜超10000架,出口带宽超21TB,实现全省“1+1+X”的数据中心资源覆盖,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滇中同城一体、辐射全省的一体化算力网络架构。同时,积极赋能国际通信服务能力融入“数字两亚”建设,建成全省单体最大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数字两亚(昆明)智算中心。该中心采用业界领先的算力硬件和高能效液冷技术,最大可承载智能算力1.75万PFLOPS,预计到2027年,智算资源规模可达3000P,资源规模省内领先。特别是依托强大的云服务能力,建立了互联网企业面向两亚云服务节点,通过智能感知、智能储算、智能编排、智能调度等智算能力和海量丰富数据资源,有效支撑境内外企业发展。
建设中缅、中老7条跨境陆缆系统,直达磨憨、岔河等多个国家级口岸,配备2T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带宽能力。目前,云南移动还在持续完善昆明—新加坡、昆明—印度洋等国际光缆布局。国际政企专网覆盖昆明、蒙自、大理、保山、瑞丽、临沧、普洱、勐腊、河口等多个州(市)和县(市、区),配置了4.8T专网带宽资源衔接跨境传输资源,提供境内网络通达能力,可低时延抵达北上广关口局及国内各大城市。
云南移动除了“一盘棋”面向全省提供算力服务外,还依托中国移动国际公司丰富的海外资源及经验,服务中资出海“一带一路”建设。在大模型能力上,基于“九天”人工智能平台,构建本地“平台+算法+应用引擎”的全栈AI国产化服务平台,提供政务、医疗、工业、客服、安全等标准化行业模型应用。在应用能力上,推出涵盖云网融合、国际数据连接、数据中心、物联网、统一通信及ICT等六大类服务的一站式企业解决方案,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提供全面、专业的数智化服务。在生态能力上,依托“牵手计划”国际性平台汇聚全球超1100家电信行业领先企业、“聚星计划”联合行业内领先的200余家行业生态合作伙伴,构建全球高质量信息服务生态体系。目前,已推进10余个境外企业算力资源需求,并支撑华能澜沧江、三峡新能源、中国石化等国资央企出海。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将促进数据要素价值的高效释放与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国际数字贸易蓬勃稳定发展。辐射两亚的高水平数据枢纽和信息通道,在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网络无缝畅连 共筑国际交通“黄金线”
以昆明为起点,中老铁路架起两国经贸交流、人文畅行、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的桥梁。2024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500万人次、货物超5000万吨,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线路”。
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快速发展,而信息化技术带来畅通山海的网络,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码添翼。
云南移动遍布全省的10.9万个5G基站,充分发挥了领先优势,为交通干线带来良好的网络覆盖和网络体验。
以中老铁路为例,目前国内段实现了沿线4/5G专网全覆盖,平均下载速率250.76Mbps,上传速率29.83Mbps。
从缩影到全景,为贯彻国家“交通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云南移动全力推进省内铁路、公路沿线等交通干线的通信网络覆盖,并不断提升网络质量,为助力辐射中心建设提供技术领先、覆盖更好、服务更优的高品质网络。
据统计,云南移动已实现全省15条铁路4G专网覆盖,覆盖里程达2508公里;全省高铁5G综合覆盖率99%,实现12段铁路5G专网覆盖,覆盖里程达到2508公里,其中丽香、中老、大瑞等铁路5G全线覆盖,昆玉河铁路预计2025年中实现5G全覆盖。针对高速公路,全力打造覆盖更好的精品线路,2025年中实现通车高速公路5G全覆盖。在2024年的全国道路网络评选中,大理获评全国道路网络质量专项测评第五。
近日,以临沧为主要节点城市的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取得关键性进展,云南移动正持续对大临铁路进行网络优化提升,为跨境旅游观光、人文交流和货物集结保驾护航。
随着中缅经济走廊、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中越和中老国际班列建设不断推进,一座座基站、一条条光纤为国际交通往来提供着无隙传输的高品质网络,海内外商品以最短时间、最低成本运送到云南,再快速运送到全国各地。同时,云南乃至国内的蔬菜、水果、咖啡、茶叶等也经过纵横发达的铁路、公路便捷发往南亚东南亚各地。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通道潜力深度释放,产能合作迈上新台阶,云南辐射中心繁荣图景已然勾勒。
口岸智慧升级 跨境贸易焕发新生机
云南省共有28个口岸,口岸数量位居全国第四。近年来,云南移动助力我省口岸建设提速、提“智”,一个个口岸见证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云南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持续提高,成为与南亚东南亚开展国际贸易的一扇优质窗口。
位于河口瑶族自治县的河口口岸,商贾云集,游客众多,在云南移动数智化赋能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自启用“河口智慧口岸项目”后,边检效能极大提升。口岸物流可视化、AR全景可视、融合指挥、口岸一站式通关、车底智能查验、电子围栏、视频查验一站通、5G智能单兵查验等一系列软硬件提升,确保进出河口口岸车辆与货物安全快速流通,口岸通关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缩减至10分钟以内。通关便利促进物流发展,河口口岸在跨境物流领域也创下了多个“首发首次”,“一箱到底”“一车到底”两种运输模式和跨境公路、跨境铁路、跨境集装箱换装“三种直达”模式成功试行。
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田蓬口岸,依托5G、AI、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人、车、货、警全要素在智慧平台上得到一体化管理,极大地解放了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通关流程也便捷不少,从传统模式的20分钟缩减到5分钟。
位于腾冲市的猴桥口岸,依托5G智慧口岸自动驾驶系统,实现了“在口岸场景下的L4级别自动驾驶”“载重量小于等于45吨商用车辆自动驾驶”以及“基于车路云网协同的第四阶段实践,实现了车路协同”三方面突破,在业界取得领先地位。
……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智慧化、信息化建设让口岸焕发生机,口岸承载力、带动力、辐射力不断提升,映射着贸易的发展与时代的前进,也交出了提升发展质效、加强经贸合作的优秀答卷。
管文菁 薛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