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奋进文山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田间地头有流量

隆冬时节,在文山市柳井乡一块红果参种植地边,“村播”沈妮与同事们手持刚摘下的红果参,笑容满面地向屏幕那端的观众介绍着自家的产品。从红果参的种植过程到独特口感,再到背后的乡土故事,每个细节都透露着真诚与热情。这种接地气的直播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喜爱。

“8月卖百香果、10月卖雪莲果、岁末年初卖红参果……都是在田间地头完成直播销售。”说起大半年来从事“村播”的经历,沈妮介绍,“这几天,红果参走俏,最多一天卖出上千单。”

而在一年前,这位来自砚山县小山村的“宝妈”依靠打零工为生。“刚开始接触直播时,真不知道该说点啥。”从菜鸟变达人,沈妮坦言多亏了文山市开展的直播培训。

2024年商务部、国家网信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抢抓机遇,部署全面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工作。由州委宣传部统筹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强主体、育品牌、优服务、助发展的目标,并制定出台《文山州培育“万名村播”促农增收工作方案》。文山州采取政府搭台、行业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全州8个县(市)成立“村播学院”开展直播技能培训,让农民当上主播,让文品、云品走出大山。

目前,全州累计开展培训68次,培训人员11479人。统计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文山州网络零售额实现64.15亿元、同比增长34.68%,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6.46亿元、同比增长73.77%,增速排云南省第三位,电商直播联农带农作用日益显现。

好“村播”离不开好产品。为此,文山州大力开展文山特色产品、文创产品等信息库建设,储备一批合作社、涉农企业及协会作为供应链资源池,支持相关供应链企业整合各类资源,根据网络消费需求,建立完善“文品出山”优选产品库,推动文山三七、丘北辣椒、广南高峰牛等优势农特产品出圈。春节来临之际,文山州还组织举办2025网上年货节暨“村播大赛”促消费活动,采取线上直播比拼的方式,鼓励参与比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各类主播,深入到产业基地、商场超市、年货街等地开展网上年货节活动,助推文品出山,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本报记者 张文峰 黄鹏

  • “少年儿童之家”里的暖心寒假

  • 丰富“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

  • 报头

  • 抱团“齐步走” 发展动力足

  • 田间地头有流量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