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瑾 段晓宇) 2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2月12日至14日在楚雄州举行“世界赛装之源·时尚创意楚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发布会上,6位发布人介绍了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融合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楚雄州围绕独特的毕摩文化、绚丽的彝族服饰、动人的歌舞、神奇的彝医药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文化,全面建立起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出台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彝族服饰、彝医药等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范性文件,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省级82项、州级282项、县市级582项,建立梅葛、彝族火把节、彝族服饰、彝族左脚舞、老虎笙舞、彝医药等传习所65个,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成为涵养楚雄各族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力量。
楚雄州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参加国际文化节、博览会等活动,走上了国内国际舞台,进一步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有1350多年历史的永仁县直苴彝族赛装节文化资源,打造了“楚雄时装周”文化品牌,将赛装、时装和彝绣结合起来,让彝绣时装走进上海、北京以及米兰、巴黎等国内外的时装秀场,让楚雄非遗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2024年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3亿元。依托中彝医药、特色民俗等优势打造康养胜地,推动“医、药、养、康、旅”一体化融合发展,2024年中彝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16.5亿元、增长3.3%。
本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与楚雄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楚雄州委宣传部、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的时尚与设计机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与社区代表、时尚与文化专家、学者共计16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