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村一品”咖啡香

农户采摘咖啡。

在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曼状村,咖啡植株沿着山的脉络蜿蜒生长,如同一串绿色的珠链,渐次铺展、连绵成片。

1998年起,永秀供销社率先在此地种植咖啡,先后种植了298.6亩。由于管理不到位,加上市场狭小、咖啡价格低,咖农收入得不到保障。如何提升咖啡质量,把增加咖农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摆在村党总支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次召开曼状村‘两委’工作会议,决定将村民的咖啡基地出租,与咖啡协会对接完善技术支持,教会咖农耕种、采摘技术,在加工、销售方面形成一条龙服务,将曼状咖啡直接销往上海。”曼状村党总支书记周灿学介绍。全村在种植、生产、运作3个方面下功夫,通过永秀供销社拓宽销售渠道,优化机械设备,提升全镇咖啡生产效益。

把咖啡厂开在群众“家门口”,让咖农现采现卖。拥有多年种植经验的曼状村种植户杞波告诉记者,自家的咖啡当天采摘当天就可以售出,这一季的收购价是每公斤7元左右,效益比较可观。

曼状村“两委”将发展咖啡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渠道,通过转租咖啡生产场地,打造精品咖啡种植示范基地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我们将咖啡厂转租给合作社经营,总租金3.1万元左右。还有200亩土地用于打造精品咖啡种植示范基地,每亩收取租金600元,村民出租土地后还可以到咖啡厂打工,实现双重收入。”周灿学对咖啡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如今,曼状村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咖啡厂+‘三农’综合服务部+农户”的咖啡产业发展新路子,打造了“一村一品”,为全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我们将咖啡产业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不懈努力,咖啡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朝山东镇党委书记郭成辉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景东县坚持围绕抓党建、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党的组织功能转化为服务群众发展产业的优势,创新发展模式,不断盘活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地域优势,制定“一村一策”,培育集体经济示范点,带领农户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航、经济实体运作、党员群众参与的增收之路。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景组轩 文/图

  • “一村一品”咖啡香

  • 干热河谷孕育致富“金果”

  • 龙头企业激活乡村经济

  • 蔬菜地里“长”出亿元村

  • 生态养殖成规模

  • 报头

  • 深耕产业 强村富农

  • 大户带动增收忙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