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南华县科技赋能菌产业——

香蕈撑开“致富伞”

近日,南华县兔街镇干龙潭村村民们在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的指导培训下,进行野生食用菌香蕈种植技术学习和实践。“香蕈属于腐生菌,菇体质韧、味道鲜美,香气浓郁,属于食药同源野生菌,市场前景好,南华县辖区野生香蕈年产约400吨,但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培训让村民自发进行近自然培育,既提高了香蕈的产量,又助力群众增收。”科技团团长桂明英介绍。

南华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团”是由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等机构合力组建的技术服务团队。此次干龙潭村香蕈种植培训,科技特派团成员从接种基地土壤消毒、椴木打孔、接种、堆放、保温保湿处理、后期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和实操示范,手把手传授村民技术要领,确保每位参训群众听得懂、会操作。

“干龙潭村共有农户212户,培训后已有183户村民加入种植合作社,为方便群众管理,种植采取集中堆放和农户分散养护相结合方式进行,共接种椴木1231株。8月出菇后,预计每株产量5公斤,按每公斤50元的市场价计算,全村可增加约30万元收入。”村党总支书记丁永亮说。

近年来,南华县依托“一县一业”野生菌产业,立足森林资源禀赋,争取省州各类技术专家团队支持,不断做强做大野生食用菌产业。南华县林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好以“菌”业为带动的林下生态产品开发,实现林下经济产业产值强劲发展,力争年内菌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

本报记者 吕瑾 通讯员 自正权

  • 邮车直达深山 特产销路更宽

  • 逐绿掘金谋发展

  • 多彩活动庆元宵

  • 报头

  • 香蕈撑开“致富伞”

  • 全省物业服务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 提升实战能力 守护森林安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