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
近日,我省举行了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系列活动。从红色记忆梳理我省红色资源,推进文旅融合等也成为近期颇有热度的话题。
红色资源是指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相关的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这些价值决定了其与旅游产业具有融合的基础和广阔空间。促进红色资源与旅游融合,核心在挖掘文化整合资源,关键在系统呈现创新方式,落脚点在赓续文化传承精神。
首先要对红色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云南是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之一,拥有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业态也更为多元。据统计,全省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已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928项,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和纪念馆73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1个。我省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因此,必须注重资源的整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近年来,云南精心设计推出了昭通威信—曲靖会泽—昆明禄劝、昆明寻甸—楚雄元谋—丽江石鼓—迪庆香格里拉等72条党史学习教育体验线路;推出了昆明—会理—攀枝花—冕宁—西昌等50条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批红色文旅产品受到好评。
其次要对红色资源进行转化利用。通过系统呈现以及方式创新,开发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文旅产品业态。近年来,云南对聂耳和国歌、西南联大教育救国、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演讲”、“扎西会议”、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5个故事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谋划“讲好5个故事”产品体系和作品体系。要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呈现,摆脱单一的呈现形式,开发旅游产品,运用新技术,打造新场景,让历史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文物陈列、讲解,让历史故事和革命精神更能入脑入心,充分体现云南在红色资源上的独特性、多样性,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红色资源的转化利用过程能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更是对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挖掘红色文化,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信仰绽放出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