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遇见曲靖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麒麟区——

青年有作为 城市添活力

近年来,麒麟区不断加大青年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持续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生态,通过做大就业创业“蓄水池”,实现青年人自身价值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麒麟区益宁街道南市夜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由废弃批发市场改造而来的“70花柯·曲靖时光”成为年轻人休闲打卡的首选之地,这里的200多间铺面半数以上经营者为创业的“90后”“00后”。摊主吴情娟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做生意,市场给青年人创业提供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做生意感觉是越来越顺,对以后的发展更加有信心。

南市夜街每天晚上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娱乐。夜幕降临,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小吃香气扑鼻,烤猪蹄、烤羊肉串、钵钵鸡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手工艺品摊位的饰品、手工编织品琳琅满目,娱乐区更是孩子们的天堂。灯火通明的夜街,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夜经济的繁荣与活力。

“我们市场针对创业青年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打造了学生创业体验区,凭学生证可以免收租金、卫生费、管理费,支持大学生创业。”花柯夜市市场管理人员王勤辉说,“我们还组织工作人员为青年创业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政策法规讲解和日常经营帮扶,让他们能够创业有成,大展拳脚。”

南市夜街只是麒麟区在“转作风 促发展”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之一。2024年以来,麒麟区各级党组织聚焦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改造利用闲置的贸易市场、批发市场、老旧厂房,为青年群体提供了良好就业环境。麒麟区精心打造了时尚前沿创意街区——麒麟荟、重机厂,白石江、潇湘江夜间经济带,升级南市夜街业态,统筹规划街区的业态、特色、服务与设施等,提升中心城区夜间经济发展活力。

麒麟区持续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生态,通过打造劳务品牌、创业品牌、乡村工匠名村、就地就近就业基地,做大就业创业“蓄水池”。巩固提升“麒麟私厨”省级劳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打造“珠源·巾帼管家”“曲靖金叶农匠”“麒麟建工”“潦浒陶瓷工”4个劳务品牌,累计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7200余人。建设国风市集、越州潦浒2个返乡创业园,培育打造创业街区、创业社区、创业村落3个创业载体,引入经营实体987户,累计带动1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设“古建筑”、刺绣等工匠名村9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乡村工匠名村建设,培育乡村工匠技能人才2900余人,累计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800余人。建设越州现代农业园、闽南建材城、昱安建工等12个就地就近就业基地,累计带动高校毕业生在家门口就业3700余人。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孔祥瑞

  • 以作风之变赋能发展之兴

  • 报头

  • 青年有作为 城市添活力

  • 全周期服务 助企强基础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