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县域经济

弥渡县:现代设施种植业扬优成势

工人在温室大棚中育苗。

近年来,弥渡县绿色高效现代设施种植业大步迈进,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诸多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去年年末,维先农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弥渡农场蓝莓园正式开采。“弥渡的气候非常利于作物生长,这里种出的蓝莓又大又甜。”维先农业弥渡农场运营经理李惠文说。维先农业弥渡农场蓝莓园是该公司去年3月在弥城镇启动一期500亩项目而建成的首个小浆果生产基地,其鲜果采摘期将持续到今年5月,预计产量500吨、产值2200万元,有效带动数百名群众就近就业。正在采摘蓝莓的弥城镇新城村村民杨乔英高兴地说:“公司帮我买了五险,每月还可以领到3000多元工资,我很满意。”

项目迅速投产见效的背后,离不开大棚、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现代设施种植技术的应用。据了解,目前公司项目二期、三期正处于前期考察评估阶段,预计弥渡项目总面积将达到1500亩,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并能为当地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

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12月落户弥渡以来,不断优化“雨水收集系统+环境控制与自动灌溉系统+数字物联网数据控制系统”三位一体的数字智慧农业平台,以数字科技赋能农业种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资3.75亿元,建成年产量9200多吨的樱桃番茄种植产业园区,创造产值近2.4亿元。

“未来3到5年,公司将持续在弥渡建设智能温室,打造1500亩樱桃番茄数字化农业产业园,建成国内樱桃番茄第一品牌,同时带动4个乡镇17个村委会年增收超过500万元,农户年增收超过5万元,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助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向数字化、设施化转型。”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健介绍。

围绕数字化、有机化、科技化、设施化发展目标,一批现代设施种植业企业在弥渡蓬勃发展。全县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9000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0.2万亩;建成滇西最大蔬菜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量达70万吨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已认证“两品一标”54个,弥渡大青菜、大芋头、酸腌菜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春沐源樱桃番茄、宏斌牌蔬菜加工产品获云南“10大名品”称号,春沐源、耘飞、老土罐等企业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克钊 文/图

  • 新平县加快推进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 组建产业联盟 凝聚发展合力

  • 建水县:禽蛋产业提品质扩产能

  • 弥渡县:现代设施种植业扬优成势

  • 报头

  • 云南省成功发行首单供应链资产支持票据产品

  • 祥鹏航空开通昆明至印尼美娜多国际航线

  • 云南地服公司再获ISAGO认证 持续接轨国际安全标准

  • 延伸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 丽江市沃柑林下套种两季作物获成功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