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劳务经纪人

搭桥梁 畅信息

劳务经纪人李太华的无人机团队为坚果种植大户开展农作物植保。

过去,由于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信息也不精准,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劳务经纪人的出现,畅通了就业信息,搭建起用工方和劳动者之间的桥梁。

连日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新民村村民胡学超一直在村里“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忙碌着,由于掌握道路硬化模板架设的技能,他成了此次项目的“技术指导”,不到1个月的时间,已获得务工薪酬3000多元。

胡学超说:“村里的劳务经纪人根据我的家庭情况和掌握技能情况,为我介绍了这份工作,离家近,还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

胡学超所说的劳务经纪人是威远镇新民村少东劳务公司负责人周伸。该公司通过分行业、分工种设立种植、养殖、建筑等劳务班组,将农村劳动力组成一支专业化队伍,同时与县域范围内知名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按需派遣劳务。

“劳务经纪人是用工方和劳动者之间的桥梁,我通过寻找可靠企业,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岗位和技能培训,让他们尽快上岗,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务工难、保障少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周伸介绍,截至目前,他已将1000多人次推荐到种植、养殖、建筑等合适的就业岗位,劳动者累计获得报酬100多万元。

近年来,景谷县大力培育壮大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构建起“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的就业帮扶新模式,积极组织各乡镇劳务经纪人开展劳动力队伍技能培训,并实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和务工需求信息,实现辖区内劳动用工实时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景谷县已建立零工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各1个,分别在10个乡(镇)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按照每个村(社区)培育选树不少于2人的要求,培育选树劳务经纪人154名,累计为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6万余人次;建立“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和“景谷林海森工”2个劳务品牌,累计直接和间接带动18万余人就业创业。

春节后,永德县迎来了新一年甘蔗榨季,乌木龙彝族乡劳务经纪人祁小泉又开始忙碌起来,组织劳动力到本地各乡(镇)砍收甘蔗。而在此前几个月,她根据枸杞的成熟周期和用工需求,组织劳动力到青海省枸杞种植基地帮忙采摘。立足本地和省外农业产业的劳务对接,祁小泉建立了一个涵盖周边村庄的劳动力信息库,2020年至2024年每年组织100余人到各地务工。

“这不仅解决了本地和省外种植户的用工难题,也解决了当地村民实现省外就业与家门口就业的时间空间问题,带动群众增收。”永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强介绍。

专注于本地、省外产业的劳务对接,是劳务经纪人的工作内容。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推荐与自主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永德县人社部门筛选出有热情、有潜力从事劳务经纪工作,且熟悉当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具有一定帮带能力的人员,进行精准选拔和培养。

早在成为永德县劳务经纪人之前,崇岗乡黑龙村村民周光金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热心人,对周边村民的就业需求了如指掌。因为早年外出务工对就业市场较为了解,他于2019年开始帮助村民们走出大山,赴沿海地区务工。

2020年,经永德县人社部门挖掘培养成为劳务经纪人后,周光金通过多方联系,与沿海地区的4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收集优质岗位信息,并挨家挨户向村民进行宣传、介绍。在周光金的努力下,去年有503名永德农村劳动力跟随他前往广东省相关企业务工,实现了稳定就业。

“劳务经纪人作为新兴的关键角色,正引领本地就业驶向新的方向,为众多求职者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新航线。”周强告诉记者。

无人机机手李太华也成为了一名劳务经纪人,他看准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带领14名无人机机手及50多名农民工,活跃在当地的农业、光伏等多个产业领域,带动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为切实增强劳务经纪人的业务能力和帮带水平,永德县还邀请劳务行业专家、法律学者、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组成师资团队,围绕劳务市场动态、就业政策法规、劳动合同签订、人员招募与管理等核心内容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又安排专人对劳务经纪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指导,及时解答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助力劳务经纪人快速适应岗位,提升业务能力。

“劳务经纪人的出现,让永德县的就业市场活力满满。”周强说,一方面,求职者能够更精准地获取就业信息,减少了盲目求职的时间和成本,就业成功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和种植户等用工主体的需求得到了及时满足,保障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永德县能带动30人以上务工者的劳务经纪人达238名,带动就业2.5万余人。

本报记者 胡梅君 谢进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王景 杨群雁 董兴山

  • 丽江雪山观光火车投运背后的电力密码

  • 产业兴 乡邻富

  • 办培训 送岗位

  • 搭桥梁 畅信息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