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杨长楷——

推动种业科技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云南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长楷,一直致力于推动云南农业特别是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一年来,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作用,深入调研并积极履行代表职责,重点关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当前,云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种业发展良好环境,作为企业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要加速推进企业发展,推动新品种创新,进一步提高质量和科技水平服务百姓。”杨长楷表示。

云南在高原特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种业振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云南虽然在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方面有优势,但在抗病毒育种和生物技术应用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必须加大新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杨长楷在履职过程中高度关注云南省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生态农业领域的创新。杨长楷说:“当前我们的农业发展仍面临一定的技术短板,尤其是在植保技术、灌溉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方面。在这些领域仍需加大创新和应用力度。”科技创新是推动高原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不仅要在核心技术的开发上加大投入,还要加强与农户的合作,推动最新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云南是全国蔬菜生产大省,具有广阔的播种和可种植面积。然而,尽管云南在良种繁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种业创新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许多新品种仍依赖于引进。为了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加大对本土新品种的研发力度,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我们要培育一批本土研发的品种,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杨长楷说,“云南的种业振兴必须依托本土研发力量,加强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推动种业产业化发展。”

作为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长楷也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通过30多年的努力,不断开发和推广良种产业,推动制繁种,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番茄、辣椒、十字花科蔬菜等新品种的创新,公司提高了产量,推动了抗病高产优质产业的发展。”杨长楷介绍,2024年,公司登记了26个新品种,涵盖番茄、青花菜、花椰菜和黄瓜等,还在元谋投资1.36亿元建设了种业科技园,推动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报记者 段晓宇

记者手记

杨长楷的工作始终紧扣云南省农业发展的脉搏,特别是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和种业振兴方面,他的许多见解和行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力。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既要与群众共同奋斗,推动产业升级,也要在全国层面发出云南声音,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机会。而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的企业家,他始终不忘初心,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

  • 万亩柑橘园 千人欢乐跑

  • 报头

  •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 坚持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双轮驱动

  • 2025年对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融信服”平台正式接入DeepSeek 探索智慧金融服务新模式

  • 要闻简报

  • 高端要讯

  • 王宁王予波与三峡集团董事长刘伟平总经理李富民举行会谈

  • 十一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 推动种业科技创新

  • 云南“传统村落过大年”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 十一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名单公布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