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昆明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城观察

县域强 春城强

明波立交桥 本报记者 黄兴能 摄

刘薇薇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城乡融合的关键载体、区域发展的核心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明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县域,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进一步凸显了县域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云南的经济版图中,昆明市的县域经济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从安宁市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到官渡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一,再到呈贡区凭借鲜切花交易领跑全国,是县域的活力成就了昆明的活力。这些成功经验表明,无论是利用产业转移红利,还是深度挖掘资源优势,抑或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领跑者”的心法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点——坚持“长期主义”,立足自身特色接续开发、拓展、深化,从而形成系统性、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当前,昆明市县域经济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部分县区产业集聚度不够、产业链条短、配套不完善、主导产业支撑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更是突破口,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仍然是推动昆明县域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之举。

强县域首要任务是强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而产业的繁荣则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给出答案,“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要在“特”字上下足功夫,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总量,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强县域,园区要成为重要支撑。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其作用在于集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效率。一方面,只有功能完善、定位清晰的园区,才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园区还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让广大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目标。

县域还是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县域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吸引人口聚集、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核心节点;县域还需将乡村振兴作为重大任务,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因地制宜才能百花齐放,量体裁衣才能事半功倍。各县(市、区)只有将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聚焦主导产业,找对发展赛道,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才能讲好全面腾飞的“小城故事”,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春城答卷。

  • 昆明全面起势

  • 县域强 春城强

  • 报头

  • 官渡区:产业沃土 动能强劲

  • 盘龙区:向新提质 向上生长

  • 安宁市:工业立市 多极驱动

  • 晋宁区:聚力转型 产业焕新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