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孔丽萍) 近日,记者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审计局获悉,去年该州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220个,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16.80亿元,促进增收节支10.16亿元。
去年,红河州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重大风险隐患、公共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力度,先后实施了“保交楼”专项借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政策措施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城镇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管理情况、棚户区改造情况等审计项目,增强了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红河州审计机关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风险审计、绩效审计拓展,更加注重揭示体制机制性问题和风险隐患。通过推进大数据审计、运用数据分析模型精准发现疑点,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审计,推动审计监督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变,打破审计力量分散、信息沟通不畅的壁垒,实现了审计质效的双提升。
为统筹做好审计揭示问题、推动整改问题的“通篇文章”,红河州严格实行定期通报、整改催办、动态销号、结果公告等制度机制,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三类监督协调联动,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确保审计查出问题得到及时、全面、有效整改,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