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25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声音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应高度重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旅游发展。我省可以在打造“非遗+”体验场景、构建主题旅游线路、开发虚拟非遗展馆或AR导览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应警惕过度商业化对非遗本真性造成侵蚀。要注重建立分级保护机制,对濒危非遗项目,以抢救性保护为主;对活化能力较强的项目,则鼓励创新转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建水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

为进一步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将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到实处,让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创新创业、信心预期等方面稳步向好。应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技术、提升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

为把云南打造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农业资源配置中心,应大力推动机制联通,建立常态化农业政策对话平台;大力推动产业贯通,鼓励我国优势农业企业走进区域各国,形成“技术+资源”互补型产业集群;大力推动标准互通,共建区域性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大力推动口岸畅通,破解云南边境口岸通关物流堵点,推动实现跨境加工无缝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云南省委会主委、省农垦局局长苏莉

本报记者 李翕坚 整理

  • 行李箱里的民生密码

  • 聚力商国是 团结谱新篇

  • 报头

  • 务实履职担当 书写精彩答卷

  • 找准关注点 当好代言人

  • 声音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