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
近年来,我省抢抓机遇,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丰富体验场景,吸引了八方游客。此前,云南出台的《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及实施方案提出,一体推进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边境幸福旅居八大旅居业态发展,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通过不同组合的服务产品,让游客深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些举措体现了云南抓旅游产业因时而变、主动作为的积极态度。
近年来兴起的Citywalk、旅居等旅游方式,显示出大众旅游需求和方式的变化。大家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只停留于看风景,而是更重视旅游体验的舒适度、丰富性和独特性。与观光游相比,深度游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游客的目的地除了热门旅游景区,还有当地的历史遗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文化场所,甚至包括菜市场、街巷、社区等生活场所,以便更好地体验当地文化、历史、风俗。
除了旅游场景多元,深度游意味着游客会花更多时间在目的地,并且与当地居民有更多互动交流。更长的停留,让深度游能更好地把游客流量转变为“留量”,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大理深度游,游客会花更多时间喝三道茶、品味美食、体验扎染,深入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针对这些新的需求,云南要做好“旅游+”文章,聚焦食住行、康体居、医养学等,持续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转变“待客之道”。在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方面,随着旅游作为人们学习、成长、生活的途径的观念被大众普遍接受,突出休闲游玩属性的旅游方式正向研学游、旅居等方式转变。针对这种变化创新推出旅游产品,要着力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医疗、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等,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要注重文化、强调体验,让游客对当地的体验更加深入、全面,依托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赢得更多“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