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遇见楚雄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产教融合推动中(彝)医药研发不断升级

独具特色的中(彝)医药诊疗。 本报通讯员 王洪 摄

每隔一段时间,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药剂学和护理学的学生都会到楚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旗下的中国彝医药康养园,进行观摩学习和社会实践。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教学指导下,学生们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

近年来,楚雄州通过打造中(彝)医药大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医药企业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技能培训、岗位实习的机会,同时也在校企之间架起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立交桥”,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智力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正在走深走实。仅云南世纪华宝医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就与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楚雄州健康医药研究院合作,成功将237项国家发明专利中的5项发明专利转化为大健康产品。

随着中(彝)医药大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楚雄州的组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企业正在共同开展茯苓和黄精五行代餐粉、慎心堂元阳黄精酒、滇重楼牙膏、金线一枝花喷雾液等新产品的研发。之前校企组织成立的滇重楼系列产品、黄精系列产品、茯苓系列产品、地方特色“食药同源”系列产品、花卉香料系列产品、彝族特色药膳6个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组,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创新思路。

科技平台、技术、人才是赋能楚雄州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目前,楚雄州共有17户中(彝)医药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4个,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先后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20个。楚雄州中医院制剂中心生产的健脾益气胶囊、民药胶囊等24个彝药制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医水膏药”已申报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楚雄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灵丹草颗粒,老拨云堂的拨云锭,楚雄龙发药业的彝心康胶囊等彝药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楚雄州彝药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形成,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彝药22个,《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版)收载彝药材163个,《云南省中药饮片标准》(2005版)收载彝药饮片标准38个。

本报记者 吕瑾

  • 楚雄州聚力打造“彝药之乡·滇中药谷”

  • 产教融合推动中(彝)医药研发不断升级

  • 旅居楚雄乐享健康生活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