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金沙江畔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平渡镇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内,工人们穿行其间,忙着采摘、包装蔬菜,这些蔬菜将搭乘冷链车专列发往全国各地。
禄劝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比较优势,努力将区域内的能源资源、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24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34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98亿元、增长16.7%。其中,能源项目完成投资30.8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36.26%;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2.6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80%;林业总产值达42.64亿元、增长25.41%,带动务工1.8万余人。
依托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禄劝县坚持“源网荷储”一起抓,有序开发干热河谷,加快重点水电、光伏项目建设。同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逐步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大中小水电站27个、集中式风光项目10个,2024年完成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2.58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6.57%。同时,积极争取实施的云南省《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五五”重点实施项目——禄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计于今年底启动建设。
禄劝县大力实施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的中药材种植“百千万工程”,与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创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禄劝青花椒成功获得绿色认证和中国有机认证,松子、板栗、核桃成功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实现年出口交易额2000万余元。西洋参、乌天麻、滇重楼、野生菌、乌骨鸡等年产值超10亿元。
下一步,禄劝县将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提前谋划,破解因耕地流出整改不能种植生长周期较长的中药材难题,大力发展西洋参、乌天麻、滇重楼等林下经济,力争2025年种植4.8万亩,实现年产值3.85亿元,新增6家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本报记者 王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