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香格里拉市

高原蓝莓 扩产增收

3月的迪庆高原依旧寒气袭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松赞山行妙果农业有限公司的高原蓝莓种植基地里,务工人员正忙着准备雨雪停后的除草、基地建设等工作。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10多人,38岁的汪堆就是其中之一。“家里有8口人,我是顶梁柱,不方便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干活,一年能挣8万元左右,还不耽搁照顾家里。”汪堆说。

公司董事长庄月英告诉记者:“2022年,我们在小中甸镇流转了1075亩土地试种蓝莓,致力发展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力争培育出我国高海拔晚熟蓝莓品种。从目前的苗木长势、果品质量、产量预估等情况看,实现预期目标指日可待。”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联结带动农户发展与产业帮扶、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探索“公司+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民收益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为了让农民挑上“金扁担”,香格里拉市积极引导乡村产业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大对产业链联农带农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产业链上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良好格局,让产业链联农带农机制“带得久、带得稳、带得实”,有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3年来,公司已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用150余万元,累计用工近4万人次,发放务工费400余万元,每户年均增收3万元左右。”庄月英说,蓝莓两三年后进入丰产期,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今年,香格里拉市将紧扣“小众、特色、有机、高端、精品”目标,投入2.53亿元,围绕养殖基地建设、产业联农带农等实施特色农业产业项目88个,力争年内培育县级龙头企业4家以上,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本报记者 张帆

  •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 报头

  • 药材种植 致富有方

  • 油菜花海 金色银行

  • 茶旅融合 村美民富

  • 咖啡飘香 延链升级

  • 高原蓝莓 扩产增收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