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温宰香
一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孟加拉湾吹来的季风,澜沧江的波浪正将晨雾拍成缕缕银丝。我蹲守在野象谷的观象台上,长焦镜头紧锁密林深处的缝隙。绞杀榕的根须垂落成天然的取景框,将象群框进一幅动态的画面。象群的足印深陷腐殖土,每一步都激起潮湿的芬芳。我调整光圈。光束穿过铁树林的针形叶片,在象背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来了,而且越来越近。我的心跳与那清晰的脚步声同频共振。枝叶的窸窣声渐渐传来,一群亚洲象宛如移动的灰褐色山丘,缓缓地推开龙脑香林的帷幕。母象的耳朵轻轻摇曳,如同蒲扇;幼象的尾巴卷起芭蕉叶的残片;老象的象牙上布满了岁月的裂纹,那是时间雕刻的沟壑。它们以一种几乎神圣的步伐前进,每一步都踏着时间的节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我屏住呼吸,生怕任何声响会打扰这份祥和。在镜头中,象群时而踏入清澈的小溪,溅起朵朵水花;时而又漫步在枯黄的草地上,掀起一阵阵草浪。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许神秘与梦幻。
一只特殊的小象突然闯进了我的镜头。
“断鼻家族!”我几乎喊出了这个名字。这头出生于勐养保护区的“小断鼻”,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它的鼻尖轻微缺损,比同伴们短了一截,但并未影响它的生存。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通过红外相机识别到这头特殊小象,它时而用短鼻卷食玉米,时而模仿成年象拧开水龙头,淘气可爱的样子顿时引发全网关注。因为这个特殊的标志,这个家族便也有了这个昵称。“我的鼻子只是比伙伴短了一点点,却让人类记住了我们的故事。”一则叫“象群自述”的短视频将小象拟人化,讲述着断鼻家族的故事。
这些温顺的巨兽是雨林中最资深的布景师,而雨林是天然的摄影棚。大板根因象群的摩擦而变得更为光滑,猪笼草也收敛了捕食的本能,为幼象开辟出一条小径。当领头象踏入南腊河的浅滩时,桃花水母跳动着躲进水藻,双目鱼箭一般“射”向远方,晨雾突然涌动,将整个场景渲染成一幅水墨画——镜头中只剩下涟漪扩散的圆形波纹,以及隐约可见的灰色背脊。
二
又是一个清晨,象群的低吟唤醒了傣寨的宁静晨梦。
当第一缕灯光从竹楼的小窗里透出时,炊烟穿过屋顶通通透透地飘荡开来,新的一天便随着逐渐蒸腾的晨雾展开了。家里的女主人依旧起得很早,挑来井水装满水缸。男主人从后山上采来了苦笋、蕨菜、苦乐果,又从院子的菜地里摘来了柠檬果、小米辣,准备做一顿酸辣可口的野菜“喃咪”。
“康朗”们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民间精英,为了赶在“关门节”前把经文刻写完,他们也起了个大早。一张圆形蔑桌,一把小竹凳,一支铁锥笔,几沓厚厚的贝叶,一天的刻经工作便随着他烟嘴里升腾的烟草味开始了。手指紧握着铁锥笔,在薄而柔韧的贝叶上,留下了一排排弯曲如流水的文字。在他们的眼里,贝叶上的每一道印迹,都闪着圣洁的光。光所到之处,是一个祥和美丽的世界,那里人畜兴旺、土地肥美、风调雨顺,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快乐、富足。
太阳在天空中朗照的时候,光线从瓦片的缝隙间穿进堂屋,一束束,一排排,像织布机上的一根根彩线。织锦的“咪涛”坐在廊下,在指尖与金梭舞动的瞬间,孔雀与大象的图腾跃然锦上。眼前的傣家竹楼,房檐高翘的四角,是绿孔雀展翅高飞的双翼,一小块一小块黑褐色的土瓦片连在一起,像孔雀的片片翎羽。远远望去,贫瘠的竹楼有些简陋,甚至有些歪斜。偶尔,楼下会传来猪狗们相互撕咬的惊叫声,或是母鸡带着小鸡路过时在地上刨食振翅的噼啪声,以及小鸡们叽叽喳喳的欢叫声,随后,便是长长的沉寂。
南腊河的暮色,是一天中最奢华的调色板。当晚霞将天际染成橘红色时,独木舟正载着佤族少年划过深蓝色的水面。桨声惊起一群白鹭,它们的羽翼轻掠过河岸的蒲葵,而象群在对岸的密林中若隐若现。我换上偏振镜,让河面的碎金沉淀成绸缎般的质感。一头母象带着幼象踏入河道,水流轻抚过它的膝盖,幼象的鼻子高高翘起,宛如一株倔强的芭蕉苗。在快门连拍中,水珠从它们的皮肤上滚落,每一滴都裹挟着夕阳的余晖。
三
橡胶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我跟随护林员的脚步穿过次生林,镜头对准一株新栽的望天树幼苗。它的叶片上还凝着露水,而远处传来象群的闷吼——北迁的队伍正在十公里外徘徊。
护林员蹲下身,轻抚幼苗旁的一堆象粪:“这是它们留下的肥料。不仅如此,大象的采食还能给植物的生长营造出合理的空间,让植物能够很好地继续生长。大象清理过的森林,吃掉的那些低于30公分的树木时,植被之间对光、水和空间的竞争就会减少……一只松鼠、白鹇鸟采食野果后排泄出包裹着果核的粪便,也能间接扮演起森林植物种子传播者的角色……”
森林会记住所有生命的馈赠。
午后的阳光轻抚过树冠走廊,我躺在树下仰望天空。望天树的树冠如同华盖般分割着天际,一群长臂猿在枝头间悠然荡过,它们的行进轨迹与象群北上的路线出奇地相似。突然,一阵深沉的鸣叫声穿透云层——象群终于翻越了最后一道山脊。我的镜头紧随那个逐渐缩小的灰影,直至它完全消融在北方的群山之中。
雨林的胶片故事似乎永远也冲洗不尽。雨季,镜头前的芭蕉叶滴着晶莹的水珠,在落入水潭的瞬间溅起一串清亮的声响;旱季,稻田翻涌成金色的波涛,把缕缕清香传到寨子,爬上楼梯,传遍千家万户。缅桂花让月光浸透了香气,火龙果猩红的色彩点亮了夜空。“断鼻家族”的北迁,为这片土地绘制了一条生动的轨迹——它们踏过的腐殖土上会长出新芽,蹭过的古树会留下温柔的凹痕,惊起的鹭鸟会重新找到栖息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