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云麦114”旱地早播种植获高产

为云南粮经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本报讯(记者 龙劲存 陈云芬) 3月22日,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道螺蛳塘村委会的旱地早播小麦种植传来丰收喜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云麦114”采用“小麦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在旱地早播示范种植中表现优异。在省科技厅组织省内专家进行的机收测产中,平均亩产349.52千克,相比2024年当地小麦平均单产206.9千克/亩,亩增产142.62千克,增产68.93%,亩增收356.55元。该良种和良法在助农增产增收的同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茬口矛盾,为云南粮经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云麦114”是省农科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楚雄现代种业研究院经杂交育种结合单倍体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等特点,且适宜旱地早播生产模式。通过提前播种,该品种能够在冬闲旱地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茬口矛盾问题。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粮经协同发展,探索“粮+N”模式,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钱粮双增”。“云麦114”粮烟轮作,正是粮经协同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

省农科院粮作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研发的良种“云麦114”和良法“小麦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分别入选2025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和农业主推技术。此次石林县的旱地早播示范种植,不仅验证了“云麦114”的高产特性,还验证了“小麦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的适用性,推动了云南小麦种植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石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麦114”的成功种植,有力推动了当地小麦单产提升,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旱地早播模式,农户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后续作物种植,实现烟麦轮作的高效粮经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土地的产出价值。

测产验收专家组认为,“云麦114”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在旱地早播示范种植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户收益,值得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

据介绍,“云麦114”和“小麦氮肥减量后移丰产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得到了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特色稻麦豆作物重要性状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云南小麦绿色高产品种创制及配套省肥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的有力支持。

  • “云麦114”旱地早播种植获高产

  • 报头

  • 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李强会见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一行

  • 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即将开播

  • 强责任提能力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质效

  • 用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 诚邀八方客 共享好时光

  • 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走进丽江

  • 全省人大教科文卫工作交流座谈会在曲靖召开

  • 凝心聚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发展新局面

  • 我省发布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