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纳西族东巴画——

丹青写意 瑰宝生辉

赵煌创作东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纳西族东巴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赵煌今年已经76岁,依然保持着每天清晨作画的习惯。他运用竹笔,蘸取来自金沙江畔的矿物颜料,一笔一画地将纳西族先民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礼赞凝聚在画作中。

在丽江古城的老宅里,年幼的他第一次见到了家中珍藏的东巴画经卷,那些神秘的纹路深深地吸引着他。20岁那年,赵煌在原丽江县大东、鸣音等地跟随老一辈东巴画匠学习东巴画技艺。为了从散落的东巴木牌画、纸牌画和卷轴画中学习东巴画技法,他跑遍了云南和四川两省的纳西族村寨,搜集到了东巴经12本、东巴画60余幅,为东巴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出于对东巴文化深沉的热爱与不懈追求,1976年,赵煌毅然决定从教师岗位辞职,全身心投入东巴画创作中,先后在原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博物院潜心实践钻研,并到四川美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深造,系统学习艺术理论。他将现代绘画元素融入东巴画中,形成了自己古朴粗犷、夸张生动的独特风格。2019年3月,赵煌在古城区总工会成立民族文化传习室,长期向公众传授东巴画知识与绘画技法,并坚持每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徒。

“东巴画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它是活生生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用双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传承。”赵煌介绍。2013年起,古城区在束河中心校黄山完小等中小学校设立传承点,聘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授课教师,向青少年介绍民族传统文化。

截至目前,赵煌的东巴画作品已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国内多个城市展出,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的代表作《署神》《爱》展现了自然之神原始图腾的粗犷,又富有现代美学的张力,于2015年在中国第十届文博会G20国际文化交流书画艺术展中荣获铜奖。

“我只是把纳西祖先看待世界的眼睛,借给当代人看看。”赵煌说,每一代人都是文明长河中的传承者,他希望年轻人能够接过接力棒,让纳西族东巴画熠熠生辉。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和雪源

  • 经典流韵 回荡山乡

  • 丹青写意 瑰宝生辉

  • 倾情点亮峡谷文化之光

  • 报头

  • 消费焕新 活力涌动

  • 云南选手杨凡予微夺金

  • 中乙首轮昆明城星客平贵州筑城竞技

  • 云南红河魔法山航空飞行营地落户个旧

  • 首届香格里拉石卡雪山冰雪徒步活动举办

  • 屏边小黄姜精深加工产业项目签约

  • 文山州:守护电网稳定 共筑安全屏障

  • 景洪农垦集团携手小象可可公司打造优质可可产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