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第一时间奔赴 空陆并进驰援

两支来自中国云南的救援队伍抵达缅甸

3月29日6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赶赴缅甸。 本报记者 杨峥 陈飞 摄

3月29日6时许,救灾物资随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起飞赴缅甸地震灾区。本报记者 杨峥 陈飞 摄

当地时间3月29日7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新华社发 亨曼 摄

3月29日9时许,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队员从瑞丽口岸出境驰援缅甸。 本报记者 管毓树 通讯员 崔汶 摄

本报讯(记者 蔡飞 陆橙 毕波 张莹琳 管毓树) 3月29日6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终端、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台套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赶赴缅甸。当地时间7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仰光,这是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伍。当地时间18时30分,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内比都,与缅甸当地消防部门协同开展救援。

3月29日9时许,16名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队员,携带城市地震救援装备物资从中国云南瑞丽口岸出境,抵达缅甸木姐市展开救援。

缅甸地震发生后,按照中央统筹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挥协调,省外办会同省应急管理厅、省卫生健康委、东航云南公司等单位连夜调集物资、组派救援医疗队紧急驰援缅甸。

中缅山水相连,世代毗邻而居,有着深厚且悠久的“胞波”情谊。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将发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严守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展现专业、敬业、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全力协助缅甸做好抗震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向缅甸人民传递中国人民特别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友谊,传递共同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做增进中缅友谊的使者。

本报记者暨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澜湄国传”记者张莹琳、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浩随云南救援医疗队采访,将及时发回救援进展情况。

  • 第一时间奔赴 空陆并进驰援

  • 全省市场销售持续恢复向好

  • 报头

  • 习近平就缅甸遭受地震灾害向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致慰问电

  • 王宁王予波与中国电建集团董事长丁焰章举行会谈

  • 研究部署我省抗震救灾及支援缅方工作

  • 王予波会见驻华使节团

  • 对标对表总书记战略部署 凝心聚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 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开幕

  • 中国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

  • 星夜,我们集结出发

  • 云南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支援缅甸地震灾区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