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富宁县:优质企业落户城乡

富宁里达瓦蚌多肉餐厅。 本报通讯员 李亚国 摄

近年来,富宁县全面排查闲置资源资产,精准“招小商”,引进扶持一批资质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落地落户城乡,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近日,里达镇瓦蚌村的花园餐厅试营业,餐厅内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村民李莲香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说:“闲的时候就来这里做工,种种多肉、照顾花草,每天工钱150元,我已经在这里工作半年了,方便照顾家里。”

“对村民来说,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收入,大大解决了‘一老一小’的痛点、难点。”瓦蚌村党支部书记张红艳倍感欣慰。

瓦蚌花园餐厅项目是富宁县精准“招小商”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生动实践。里达镇凭借瓦蚌村良好的农文旅基础条件,引进企业合作创办瓦蚌水乡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投资1100万元建设花园餐厅、游乐设施等10余个项目,依托瓦蚌400余亩蜂糖李、枇杷、梨、桃子等果园,持续打造集乡村振兴研学、民俗文化传承、果园采摘、休闲观光、亲子乐园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两广入滇小驿站”精品旅居胜地。今年以来,瓦蚌村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15人,村集体增收12万元,群众增收160余万元。

“瓦蚌自然基础良好,再加上党委、政府‘招小商’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希望餐厅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瓦蚌花园餐厅项目负责人杨扬说。

里达镇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引进企业在里拱村成立富宁县配方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规范化中草药基地2000亩。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不仅流转了群众的荒地,还吸纳周边群众到基地务工,让群众实现收入、技能“双提高”。目前,里拱村已种植重楼、三七、白芨、黄精等10种中草药1100亩,带动100余人务工增收230万元,土地流转收入200万元。

里达镇全面排查全镇闲置大棚、山林、场地等资产,建立闲置资产资源数据库,成功引进较具规模的商家6家,落地项目6个,总投资4800万元,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210人,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增收600余万元。

下一步,富宁县将加大招商力度,以政策倾斜、服务保障为先,为“小商”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支持,促进更多项目落地,让群众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王世涵

通讯员 应文吹 白芸璐

  • 耿马县:龙头带动产业聚能

  • 开远市:社企合作共促共赢

  • 富宁县:优质企业落户城乡

  • 报头

  • 盘活资源招好商群众就业路更宽

  • 龙陵县:聚焦优势培育增量

  • 巧家县:项目驱动岗位扩容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